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常州日报

市三院挑战ARDS硬核技术 50天跑赢“死神”

日期:03-25
字号:
版面:第T01版:常州新闻 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史伟 摄

本报讯(李青 阮丽花) 近日,市三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与“死神”较量50天,成功将一位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一个多月前,69岁的刘阿姨出现鼻塞咽痛,随后病情快速进展为重症肺炎,呼吸功能急剧下降,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情况十分危急,被送往市三院急救。

重症医学科医疗组长徐尧立即带领团队开展呼吸机辅助呼吸、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等一系列救治措施。然而,刘阿姨呼吸困难的症状仍无法缓解。在纯氧通气的情况下,她的氧合指数仍持续低于正常值的1/5,生命危在旦夕。重症医学科主任薛峰综合评估病情,判断刘阿姨存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带领团队紧急施行经口气管插管术,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及床旁支气管镜吸痰等救治,终于将血氧饱和度由78%左右上升至95%以上。

“尽管我们为患者施行了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但她的氧合功能改善并不理想。”薛峰说,“经过相关检查,我们明确诊断她为流感合并重症肺炎、重度ARDS,于是立即在呼吸机支持的基础上为其开始俯卧位通气治疗。”

临床实践证明,俯卧位通气治疗这一蕴含着医学智慧的技术,已成为ARDS患者的新曙光。但是,实施这项治疗并非易事,而是一场需要团队紧密协作的“生命赛跑”。

每天当班的医生、护士们将刘阿姨翻身至俯卧位,改变身体与病床的接触姿势,使肺部的通气和血流灌注得到重新分布,让原本因重力作用而塌陷或通气不良的肺泡得以重新开放,参与气体交换。这一过程就像是为疲惫不堪的肺部进行了一次“重启”,显著改善了氧合功能,为刘阿姨的康复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病魔赛跑的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医生们精准评估刘阿姨的病情,确定最佳的俯卧位通气时机和方案。训练有素的护士们则24小时守护在刘阿姨身旁,细心地为她调整体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从管路安置,到皮肤管理……同时,精心调配营养方案,为刘阿姨在这场与病魔的战斗中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持。

经过连续10个日夜的间断俯卧位通气治疗,刘阿姨的肺部功能逐渐恢复,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随后,刘阿姨成功脱离呼吸机,给予序贯高流量氧疗。历时50天,一场“快、准、稳”的全力救治终于跑赢了“死神”,刘阿姨终于康复出院。

这是一场医患同心协力的胜利,也是市三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以精湛医疗技术造福百姓的缩影。类似这样的生命争夺战数不胜数,托举着生命之重,市三院医护人员将继续义无反顾创造更多生命奇迹,坚实守护百姓的健康。

同时,专家提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因此危害性比普通感冒严重很多,一定要重视。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果硬扛,有可能发展成重症肺炎。此外,流感病毒也会破坏身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脏,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预防流感需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咳嗽和打喷嚏;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注意环境卫生,定期开窗通风和清洁消毒;每年流感季来临前(9—11月)接种流感疫苗;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一旦出现流感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