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鲜螺
□徐蕾 孙婕 陈铭
春日清晨的常州市蓉盛水产专业合作社,哗哗水声不绝于耳,工人们熟练地将刚捕捞上来的螺蛳淘洗过筛,剪尾后的青壳螺蛳泛着润泽的光,“明前螺,赛肥鹅,现在正是芙蓉螺蛳的最佳赏味期。”常州市蓉盛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仁昌一边清点发货单一边说:“今早六点往本市饭店发了150公斤,这批马上装车发往苏州昆山,大约300公斤。”
在常州经开区,这片纵横交错的“芙蓉水乡”,沉睡一冬的螺蛳正迎来生命中最丰腴的时刻,农户们在碧波中穿梭,忙碌的身影倒映在水面,一场关于“江南至鲜”的春日盛宴正悄然开启。
“合作社的螺蛳有规格要求,中等个头每公斤60粒,大个的30粒左右,价格稳定在每公斤20元。”周仁昌托起一捧螺蛳,细数这份春日的馈赠,得益于当地传承三百余年的鱼螺套养技艺,鱼苗每日享用的鲜豆浆滋养了水中螺蛳,造就了壳薄肉厚的独特品质。
“周总,来10公斤螺蛳!”村民梁晓华来到到合作社,为上海客户捎份春礼。当地清明赠螺蛳的习俗,让春日水产交易格外红火。周仁昌告诉记者,周末高峰期,合作社日销量近1000公斤。“靠着鱼螺套养技术,每亩水面可以增加1000元的收入,30多位社员户均增收2万多元,合作社总销售额占横山桥市场的四分之一左右。”
当满载的竹筐运抵厨房,一场江南人的春日仪式才正式启幕。“酱爆螺蛳要猛火快炒,火候差一秒都不行。”灶台前,掌勺师傅施志刚拉开架势,葱姜蒜在热油中爆出香气,螺蛳坠入热浪的瞬间迸发噼啪脆响,在一场“交响乐”中,一盘浓油赤酱的时令美味便跃然眼前,伴随食客此起彼伏的吮吸声,江南春日的鲜甜悉数尽收。
本组摄影 王锐 陆士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