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常州日报

让每个孩子自主、个性地生长

日期:03-24
字号:
版面:第A07版:现代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俞迪 王静 王芳) “叮铃铃——课间活动有秩序,文明安全记心中”,每到课间,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的校园广播里就会传来充满童趣的安全提醒,这些声音都来自该校的“安全小主播”们。随着清脆的安全提醒语音在校园中响起,学校的课间活动拉开了序幕。从教室到操场,从走廊到运动区域,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孩子们“嗨”了起来。

新学期开学以来,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深入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围绕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尤其在体育教育方面,通过丰富的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健康意识,营造起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活动设计立足学生需求

学校配置外,鼓励学生自创游戏玩法

学校实行“上下午大课间、15分钟小课间、课后服务第二时段”的三课设计一体化的活动管理模式。上下午大课间活动,设计了包括广播操、韵律操、体育俱乐部在内的班级活动,并安排了花样跳绳、滚铁环、投壶等兼具民俗特色的多样化体育项目。各班一周一轮换,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副校长王丽珍表示,各班还制定了15分钟小课间趣味活动方案,包括益智类、游戏类、竞技类等。通过“学校配置+学生自创”的方式保障设施和器材,保障课间15分钟玩出新意。从“传统文化类”到“益智游戏类”,从“个人PK赛”到“团体PK赛”。二(3)班包栩潼同学说,最期待小课间的花式投壶PK赛了,有单眼投、背投、盲投、齐心协力投、象鼻转三圈投……我们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兴趣爱好,挑战不同的难度项目。

三维管理增设学生自主锻炼岗

“小主播”自创安全提醒口令

学校构建了“学校安全教育持续化、家庭安全教育序列化、学生自主教育特色化”管理体系。通过课间设置学生安全提醒语音播报、每周安全主题教育课、每月安全应急疏散演练等,增强学生校园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同时还将安全教育延伸至家庭,开展了“家庭里的思政课”第六讲暨“2·15专项行动”安全第一课,构建家校协同的安全教育新生态。

校园广播里选播的安全提醒语音,内容采自学生“自主推荐+个性创作”。阶段表现进步的学生经班级推荐当上“安全小主播”,享有权限自创提醒口令。“以前都是老师讲安全,现在换成同学自己说,感觉特别亲切。”五(2)班张君栎被同学们推荐为“安全小主播”后,查阅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大家一起讨论,最终创作了一段朗朗上口的提醒语。学生中心副主任陆艺丹表示,开学以来已有36名学生参与其中,创作的安全提醒口令各有特色,有的编成顺口溜,也有的配上轻快的节奏,还有的加入了知识小问答……学生从“被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角色转换提升了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多元激励促品质发展

“运动修炼手册”积累学生成就感

在监测管理方面,学校以“多元激励、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实施了“增值性评价、晋级式评价、广告化评价”三级评价一体化的评价体系。通过班级运动手册、月赛运动榜单等“增值性”评价重发展、促多元、显品质。通过三色班级考核、运动修炼手册等“晋级式”评价实现规范化、信息化、个性化管理。此外,学校还通过技能风采展、体育达人榜两种“广告化”评价达成评价直观化、聚焦强、树典范的效果。一(3)班的李浩晨在“运动修炼手册”上看到自己一次次的进步记录,特别有成就感!学校创新的体育评价体系让他更加自信。

校长丁雄鹰表示,学校聚焦“2·15专项行动”,通过三课设计一体化的活动管理、三维教育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三级评价一体化的监测管理三个方面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自主、个性地生长。不仅全面激发了学生的体育热情,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为学校的体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探索更多创新的管理模式和评价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