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成武 张旭 余月霞) 春季田管跟得上,夏粮丰收有保障。记者近日在金坛区指前镇金坛稻麦科技示范中心的示范田里看到,农技人员田间管理用上了AR(增强现实)眼镜,病虫害识别的准确率提升至94%,巡查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5倍。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连日来,金坛区各镇(街道)农业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分赴各辖区田块,查看苗情、墒情和虫情,抢抓当前有利时机,指导农户科学开展春季田间管理工作。
“传统的虫情监测需要人工采集后逐一计数,并依靠肉眼辨别,效率低下,尤其是对低龄若虫时期的小虫难以分辨。”AR眼镜软件开发工程师梁文涛介绍,AR眼镜实现了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拍照、自动识别计数、数据实时上传云端等功能,技术人员通过它能够快速完成害虫调查统计工作,害虫种类和数量一目了然。
除了AR技术,在金坛田间,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小麦赤霉病预警仪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预警仪利用传感器自动获取病害预测的相关数据,并通过已建立的预测模型,对病害未来发展的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预测。
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科科长段云辉说,相比原来作物病虫草害的监测与预警主要依赖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且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不高,智能化监测能够精准识别植物生长中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防控技术意见,更好地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指导。
目前,金坛区已建设17个病虫害监测点和45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提升点,依托科技助力,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正变得更加科学、精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