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洁璐
3月14日8时30分,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新闻宣传处)工作人员蔡源准时走进常州常安培训服务有限公司3楼的教室,以“督学”的身份参加针对一般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组织的典型案例事故分析培训。“11月之前,我要参加督学听课60个学时。今天是第三次听课,对我来说,在督学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加系统地学习安全知识。”蔡源说。
为督促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持续规范日常教学,保障教学培训质量和效果。今年,我市应急管理系统率先在全省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督学治学专项工作。通过随堂听课、线下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全市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教学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改进管理,引导和督促机构强化课堂管理、提升学员学习素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切实打造高质量学习培训环境。
在常安培训的教学区,显眼处摆放着学员的人脸识别考勤设备,每间教室内都安装了监控设施,座位上设有席卡,写着学员的名字。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座位上,张贴了一张非常显眼的“督学”标识。
“自从督学治学开展以来,学员听课明显更加认真。”常安培训的老师高学群告诉记者,每次开课前,他都会提醒学员有监控、有督学,“学员们都是在职员工,以往总会有少部分学员在课堂上玩手机,甚至中途偷偷溜走。现在有了督学,学员也都‘要面子’,培训机构也会不定时在上课中途抽检到课情况,课堂秩序有了明显提高。”
目前,我市共有16家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在督学治学开展过程中,应急管理部门还会针对此前学员反映的设施设备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开展指导。课后,督学工作人员、学员会对课程进行评价,并在“常州应急”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各个机构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考核通过率,从而倒逼培训教师、培训机构提高教学质量,让学员能真正学到安全知识。
“有了‘督学’后,学习效果较之前有了提升。”常州诚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总监邱加明作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近期正在参加安全资格证书复审考核培训,“不仅线下有督学,线上也有全程监控,随时随地抽查。这对我们学员来说,既是压力,也是督促。”
为提高督学治学工作效率,市应急管理局在“常州应急”App中开发了“培训督学”模块,可实现课程预约、时长记录、教学评价、师资考评和考场监考全流程线上运行。
据悉,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督学治学专项工作将持续至11月。对督学治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急管理部门将定期汇总梳理,反馈给各培训机构,做好整改提升。对问题严重或屡教不改的机构,将采取约谈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