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洁璐 常路轩) 记者昨天获悉,我市已正式启动农村公路“智能增量更新技术应用”省级试点任务,3月14日,新北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对农村公路智能增量更新系统进行了测试、应用。该试点任务预计今年6月形成中间评审成果,年内编制形成规范性文件,全面打造农村公路数字化治理常州样板。
结合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和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需求,交通运输部在2024年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其中明确,探索农村公路“智能增量更新技术应用”由江苏省承担试点任务。根据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相关部署,该项试点任务由南京、常州承担。
“农村公路智能增量更新技术应用,需要构建一个适应增量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数据更新的机制。”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农村公路科副科长朱晓卿介绍,针对农村公路行业治理痛点问题,要通过试点任务,打破利益藩篱、厘清业务流程,“最终编制形成轻量化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采集技术规范和增量更新技术规范,推进解决农村公路长期以来监管难、数据散、发展不平衡问题。”
在试点过程中,我市正在探索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采集技术方案,“我们将创新构建‘移动App人工采集+轻量化车载智能设备采集+无人机遥感’多源协同模式,集成北斗高精定位、AI图像识别等技术模块。”朱晓卿表示,在此过程中,会明确数据采集要素、采集方式、采集精度、更新流程、更新频率等要求。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我市将建立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智能化增量更新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推动农村公路基础数据由现在的“年底集中定量化更新”向“日常动态化更新”转变,“打破现在‘人工调查+静态系统’的管理瓶颈,利用动态感知、自动更新,实现‘路况实施可查、隐患及时预警、养护精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