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常州日报

当家人:美康源的“留人密码”

日期:03-19
字号:
版面:第A08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吴凌浩 通讯员 王文雅 姜赞松

早晨8时,位于西林街道张家村委的美康源集团生产车间里,28岁的单金鹏正熟练地在印刷生产线进行操作。这个去年从部队退役的年轻人,在堂姐单银萍的推荐下刚刚入职,如今已能独立完成整条产线的监控。“以前听说制造业辛苦,没想到姐姐工作的这个厂空调恒温,机器自动化程度高,工作环境比想象中好多了。”他的话也道出了这家老牌企业的留人秘诀。

自2003年成立以来,美康源集团始终专注于感控和护理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护理、牙科、美容等多个行业。22年风雨兼程,美康源用责任与温情携手员工,逐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舒适:把职工当家人

中午时分,员工食堂飘来米线的香气。5个人的厨师团队每天变着花样为美康源的员工做工作餐。炒河粉、大肉包、泡椒凤爪等特色餐食不仅端上员工的餐桌,下班后员工还能以成本价带回家作为晚餐、点心。除此以外,美康源的食堂还专门配备有点心师,肉松小贝等特色糕点深受员工喜爱。

食堂外的车间,也在为员工而改变。车间内标配的空调、焕然一新的全自动产线……产线工人的舒适度成了重点提升的对象。2024年,美康源集团投入千万升级自动化设备,让工人工作更轻松。“原来生产塑料杯的产线至少需要4名工人,体力需求也很大。这条产线改造后,原来需要4个人的岗位现在2个人就能完成,而且节省了很多力气。”生产部负责人介绍。在“常州美康源”的抖音号上,发布了很多工厂环境、机器设备相关的视频,博得了近万“粉丝”的关注,抖音号也成为公司的重要招聘渠道之一。

归属:用真心换真心

2009年,来自安徽砀山的单银萍经亲戚介绍来到常州,这既是她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她唯一效力过的企业。单银萍特别记得,每年春运时,公司总会帮员工抢票,并直接发放纸质票。如果抢票失败,则让员工提前放假,这让她十分省心。2011年,单银萍准备在常州买房,却因资金不足无法一次性付清房款。关键时刻,公司领导找到她,提出主动无息垫付房款。“当时工资不高,老板说‘先住上房,再慢慢还’。”美康源的外地员工占比达86%,员工子女入学是个共性问题。2020年,单银萍的孩子面临入学难题时,公司帮忙协调解决了借读问题。

正是这般像家人一样的人文关怀,让单银萍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还积极介绍众多亲戚朋友加入美康源。截至目前,她已成功内推4人,成为集团当之无愧的“内推王”。

成长:从文员到部长

43岁的陈小慧对2006年面试的场景记忆犹新。

当时刚生完孩子的她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工作,且需要经常在下午提前下班照顾孩子,这让陈小慧觉得找到工作的希望比较渺茫。公司在了解情况后,当即同意她每天可以早点回家带孩子。中医药专业毕业的陈小慧就这样从开票文员岗位起步,历经采购、生产计划等多个岗位的磨砺,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长为生产部兼仓储管理部部长。像她这样的成长故事并非个例,在美康源,3年以上员工占比达63%,15年以上的“元老级”员工有15人,他们都已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从初创期的扁平化管理到如今的现代化企业治理,变的是生产规模与管理模式,不变的是培养员工的初心。

2024年,美康源的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全年共招聘127人,其中一线岗位76人,科室人员51人。与去年相比,新增岗位10余个,增长率高达55%。同时,企业全面上调员工薪酬水平,平均涨幅达5%,持续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