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工业科技:为工业场景嵌入“神经”
日期:03-19
□记者 李垚 通讯员 陶莹
在五星智造园的爱伦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伦工业科技”)展示大厅内,一台搭载全景摄像头的AT02工业智能洗地机器人正灵巧地绕过货架。当遇到突然横亘在前的电缆线时,机器人携带的全景摄像头与270°激光雷达瞬间完成环境改变建模,机械臂末端的刷盘精准贴合地面纹理,灵巧躲过障碍,而所经之处油渍污垢也已消失。公司总经理孙雷指着控制屏上跳动的三维热力图说:“这台AT02机器人已经把工业环境的改变情况通过中控平台实时汇报给了我,它自主决策最优清洁路径,效率是传统人工的5倍。”
作为工业清洁领域的“隐形冠军”,爱伦工业科技深耕细分赛道近十年,其自主研发的工业洗地机器人已占据国内高端市场主导份额。公司最新推出的AT02型机器人集洗地、消毒、吸尘、推尘功能于一体,通过微秒级响应系统实现实时数据监控和环境识别,在汽车制造、物流仓储等复杂工业场景中开创了“人机共舞”作业新模式。
“2023年公司创立初期,我们目标瞄准的是国产替代进口。”孙雷回忆道,当时德国同类设备垄断市场,单台售价超百万元。“工业机器人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设计简单、程序化开发的流水线生产型机器人,还有一类便是目前比较火热、更‘聪明’能够与人协作型的智能机器人。我们专注的工业清洁领域属于后者,工厂生产环境并不固定,部分环境还要求无尘、恒温,因此工业清洁机器人虽是小众赛道,但技术门槛极高。”孙雷介绍,研发团队通过融合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等20余种传感器与自研算法,成功突破技术壁垒,首代产品价格仅为进口设备三分之一。
目前,爱伦工业科技研发的系列工业机器人已经装上了“智慧大脑”,在重型机械制造车间,传统清洁面临油污厚重、空间复杂等挑战。爱伦的解决方案是将协作理念融入设计——机器人不仅能自主作业,还能通过语音指令与工人配合。公司技术总监展示着云平台上的实时作业地图,密密麻麻的绿色轨迹覆盖了整个厂区。“当检测到人员靠近时,它会主动降速并切换安全模式,配合‘视觉+激光’双导航系统,机器人能在工厂车间、地下车库等复杂环境中实现毫米级避障。这种‘人机共舞’的模式特别适合混合作业场景。”
随着人工智能近期的火热出圈,这种精准赋能还推动着企业系列产品的持续升级。目前,孙雷和研发团队正与欧洲合作伙伴探讨构建企业级结构化信息库模型,计划将环境感知能力融入下一代产品。“未来的工业型清理机器人不仅是‘清扫工’,更是‘安全员’。机器可搭载温湿度传感器和气体检测模块实时采集工业作业环境数据,通过中控平台与企业知识库联动,可精准识别车间异常情况。”孙雷补充道:“我们正在训练AI模型,让设备在清洁过程中同步监测厂房环境变化,技术突破后,工厂管理者可通过数字孪生系统掌握全局动态,实现生产环境智能化管理,如同为工业场景装上智慧神经。”
“工业清洁机器人就像制造业的毛细血管,一个个毛细血管的不断联动,才组成了一个强大的智造中国。”孙雷望着车间里忙碌的测试设备说道。此刻,中控监控屏幕上的数据跃动,在这个由老厂房改造的创新载体里,制造业的厚重与人工智能的灵动共舞,正谱写着新的篇章。
本期载体:
五星智造园
工业loft办公空间、运河文化展览馆、创客共享街区……漫步在大运河畔的五星智造园,红砖墙与玻璃幕墙的交融令人恍若穿越时空。这个由老合成纤维厂改造的科创园区,既保留着工业文旅的历史印记 ,又跃动着智能制造的创新脉搏。
园区于2016年正式开园,23栋厂房5万余平方米的空间被重新划分为文化创意区与智慧科技区。目前园区汇聚的203家企业中,文化传媒与智能制造企业各占半壁江山,至今已培育出7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3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024年,园区企业总营收突破9亿元,纳税达2300万元。这一串亮闪闪的数字,见证着老厂房向都市科技园区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