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汤怡晨 俞洁) “以前一下班就赶着回家,绕着村子到处找车位,晚回一会就没空位。现在改造了停车场,村民车辆定点停放,解决了大问题。”谈及村里的变化,解放村村民彭卫国感慨地说道。像这样因微改造而带来的生活便利,正不断刷新着解放村村民们的幸福感。
去年下半年以来,解放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同心解”党建品牌为引领,积极探索空间微改造路径,聚焦村民需求,充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实现了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
彭卫国口中的停车场位于解放村村中央,拥有70个停车位,还安装了多个电动汽车充电桩。而在进行微改造之前,这里还是一块长期闲置的荒地,杂草丛生,既影响村庄美观,又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停车难问题也日益困扰着解放村村民,我们就想通过对闲置地块改造,为村民做一些事情。”解放村党总支书记高慧芬说,通过发挥“同心解”党建品牌引领作用,村党总支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将这块闲置地改造成了停车场。如今,村民停车变得更加方便,电动汽车也能随时充电,解决了村民出行的后顾之忧,极大提升了村民生活的便利性。
“这个小游园太好了,散步就在家门口,不仅环境美观,还方便了村民。”每天晚饭后,村民秦彩凤总喜欢在村上的小游园散步,但过去,这里也是一块杂乱无章的闲置菜地,严重影响着村里的环境。尝到了停车场空间微改造的经验,解放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讨改造方案,将其打造成景观小游园。如今,建成后的景观小游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健身步道蜿蜒其中,周边还设置了舒适的座椅。小游园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我们村上闲置的空地还有焦家村门口那块,我们也在近期进行了改造。”高慧芬告诉记者,他们将这块闲置的空地改造成了村民的健身广场,用以满足村民日常的健身需求。他们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筹集改造资金,发动党员、村民全程监督工程质量,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如今,健身广场配备了各类健身器材,成为村民日常运动健身的首选之地。每天早晚,村民们在此锻炼身体、交流互动,增进了邻里感情,营造出和谐的乡村氛围。老党员许伯生激动地说:“感谢村委重视我们老党员,给我们继续发光发热的机会,亲身参与环境改造项目。看着家门口从‘脏乱差’变‘美丽新’,心情都变好了。”
解放村微改造每一处空间的变迁,都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曾经闲置杂乱的土地,摇身变为有序的停车场、怡人的小游园和实用的健身广场,极大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村民出行、休闲、健身都更方便。这些新空间也拉近了邻里距离,欢声笑语取代了疏离。党民齐心,共享微改成果,村民幸福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