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常州日报

破茧:钟楼用“场景力”激发“消费力”

日期:02-26
字号:
版面:第A07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亚细亚影视城

五星·星韵荟

“航仪1966”文化创意园(效果图)

泰富里

延陵IN巷

□记 者 王淑君 吴凌浩

通讯员 顾克琦 朱丽雅 马晓伟

当百年酱缸车间即将飘出咖啡香,当老牌百货正蝶变为老城厢商业地标,当传统影院立体出新成为新型综合体……一场关于城市更新的钟楼“交响乐”正在激荡人心。

当下,钟楼区正将“老”与“新”、“旧”与“潮”巧妙融合,这里,斑驳的工业遗存、闲置的城市资源、沉寂的商业体,在“场景革命”的催化下,正编织出一幅传统与现代共舞、记忆与未来对话的消费新图景。

阚庆涛 王栋栋 陆士卿 徐洋 摄

商业升级:重塑城市消费新图景

在消费需求日益趋向多元化的今天,钟楼区以场景革命推动商业形态进化,通过空间重构、数智赋能和文化植入,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消费新地标。

站在南大街商业步行街北入口,23.9米高的“泰富里”玻璃幕墙折射出老城厢最灿烂的一缕晨曦。这个脱胎于常州老牌百货泰富集团的“沉浸式社交空间”,正以“30%首店+AI导购+策展零售”的组合拳,重写传统商圈的生存法则。

“从‘泰富百货’到‘泰富里’,是1到100的跨越。”泰富集团总裁张志成眼中映着数据大屏跳动的招商进度,“我们要让年轻人把这里当作‘城市客厅’,而不仅是购物场。”

“泰富里”作为老城厢的时尚革命,目前项目已顺利封顶,进入全面装修阶段,开业后通过“商业+演艺+文创”的跨界运营,有望成为老城厢复兴的流量引擎。

800米外,亚细亚影视城已焕然一新。这座承载三代常州人记忆的电影宫殿,将“影院+”玩出了新高度,让运河文化以数字艺术形式流淌。“2025年新春,我们开放了影院的部分影厅试水,春节期间票房就超过了100万元。很多观众点赞蓝厅的全市最大的LED环幕投影和可升降座椅。”亚细亚影视城相关负责人王克勤说。

据了解,改造后的亚细亚影视城将成为“影院+”综合体:负一层引入剧本杀主题餐饮,顶层建设城市文化展厅,新建的光储充一体停车楼实现绿色能源循环利用。项目通过“文化消费+科技体验+社交空间”的三重升级,重塑城市夜经济格局。

改变的不只是单体商业的命运。延陵西路上,常州首条地铁商业街“延陵IN巷”如一条隐形动脉,串联起8大商业体。日均1.3万客流穿梭在二次元店铺与老字号档口之间,曾经孤岛般的商业体开始“流量共享”。

遗存蝶变:运河畔的“时空折叠”

大运河的千年波光里,沉淀着常州工业文明的辉煌记忆。在钟楼区,一批承载城市历史基因的工业遗存正通过创意改造,转化为兼具文化厚度与商业活力的消费新地标。

位于大仓路的仙鹤酱油厂即将迎来百年酱香里的文创新生。

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仙鹤酱油厂(震新酱园),曾是“官盐”酿造地。这座见证过中国食品工业荣光的老厂,如今将迎来新生——蓝·1869文化园有望在今年正式开放。

“目前园区虽然还在建设中,但面貌已经初现,出租率已经超过10%,除了特色餐饮、咖啡等,还有不少文创、设计类企业将进驻,整个园区未来就是围绕年轻人的潮流文化和生活打造的。”蓝·1869文化园项目负责人刘长来介绍,项目规划围绕数字文化、艺术展馆、老字号展示中心等核心板块,将斑驳的酱缸车间转化为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让传统酿造技艺与当代艺术展陈碰撞出独特魅力。未来,这里不仅将重现产业荣光,更将构建起文创设计、软件科技、广告会展等新兴产业集聚的“文化会客厅”。

相距百米的常州航海仪器厂改造提升项目(运河五号二期)现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这里将重生为“航仪1966”文化创意园。这座上世纪70年代的无线电明星企业,将以8500万元投资开启华丽转身。设计师团队在保留红砖厂房、香樟林荫等工业符号的基础上,植入数字文创、工业设计等现代元素,打造“工业遗存+科技文创”融合的复合空间。项目建成后,工业遗产的硬核美学与数字经济的柔性活力在此完美交融,这里将成为又一座活力消费新地标。

闲置焕新:解开资源沉睡“方程式”

在城市更新进程中,钟楼区以市场化思维破解闲置资产困局,通过精准定位、多元合作和业态重构,让“沉睡资源”变身“活力引擎”。

夜幕降临时,星韵荟的霓虹灯牌与对面龙湖常州龙城天街的流光相映成趣。这座由闲置家居卖场改造的“昼夜经济综合体”,以德天肥牛旗舰店、星聚会KTV等名店大店,“接棒”购物客流。“我们和龙湖就像‘时空合伙人’。”项目负责人白鸿名看着监控里晚8时突然攀升的客流曲线,“年轻人在龙湖逛完街来吃火锅,吃完火锅去KTV唱歌,唱完做个舒适的足疗,消费链条自然闭环。”

星韵荟的前身是手取超级家居MALL,因业态陈旧一度长期闲置。为此,五星街道创新采用“村集体联合体+专业运营商”模式,由四个村委联合收购资产,引入今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整体改造。投资3000万元的焕新工程,将1.2万平方米空间重构为“美食+娱乐+社交”的复合业态综合体。

对于存量空间的智造升级,陈渡码头改造双管齐下。尤其在餐饮方面,陈渡码头已成为常州最知名也是美食最集聚的街区之一,这里聚集了大小餐饮上百家,每天吸引无数食客前来觅食。“周末、节假日翻桌在4次以上,每天吸引近500人次到店消费。”街区内的网红火锅店——璟小腰火锅店老板庄强说。“客流高峰时段,仅陈渡桥广福街园区每天就吸引6000—7000人前来消费,每天的车流量在800—1000辆左右。”南运河陈渡码头文旅产业发展公司总经理张鑫说。

当下,这些焕新场景正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泰富里与亚细亚影视城东西呼应,携手新世纪、大庙弄·青年里、常州钟楼吾悦广场、“延陵IN巷”等重塑老城厢消费轴线;蓝·1869文化园、三堡街、运河五号、五星智造园、博济南岸里、油罐公园等串珠成链,构建起大运河文创产业带。在传统与创新的交响中,钟楼正用“场景力”激活“消费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