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常州日报

插上智慧翅膀,谱写服务新篇

日期:02-25
字号:
版面:第T01版:常州新闻 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陈荣春 李青

通 讯 员 阮丽花 史伟

日前,市三院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智慧服务”三级评审,成为常州地区首家通过“智慧服务”三级应用水平的医疗机构。

这是继2022年通过“信息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测评、2023年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五级测评后,市三院再次斩获国家高级别信息化标准测评殊荣。由此,市三院也成为全市首家、全国第73家通过智慧医院“543”测评标准的医疗机构。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大力推进信息数字技术的应用,从而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就医体验。”市三院副院长刘亚平介绍,近年来,医院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从电子病历、信息互联互通、智慧服务等方面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为群众带来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赋能。

举措创新 延伸服务内涵

“我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点餐,女儿用手机在家里帮我点好,这真的很方便!”在市三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期间,65岁的李阿姨发现医院的“智慧食堂”不仅可以自己点餐,还可以由家属远程代为点餐,这让她大感意外,“真没想到现在医院有这么便利的服务!”

李阿姨的感慨,印证了市三院创新智慧服务的初心。

智慧服务从哪里开始?市三院坚持“服务无处不在”的思路,围绕诊前、诊中、诊后等就诊全过程,从诊疗预约、信息推送、费用支付、智能导医等层面不断创新,为就诊患者提供全场景、全方位、全流程及院内院外、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市三院还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医保移动支付住院服务功能。医保就医患者登录常州医保微信小程序,可以在移动支付模块进行住院登记、自助办

理入院、押金缴纳、日清单查询、出院结算等操作。

健康宣教有助于提升健康素养,为此市三院推出入院宣教、健康科普、出院带药、用药指导、出院宣教等一系列服务,帮助患者从入院、用药到出院等环节更好掌握相关知识,为患者康复保驾护航。

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市三院推出手机、大厅自助机、病房自助机、人工窗口等多种缴费方式,患者和家属可以随时查看充值明细、预交金余额、住院费用日清单,让患者花得明白、住得安心。同时,“信用就医”帮助患者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不出诊室即可完成所有缴费,享受到“无感”支付的便利。

市三院小程序上线以后,累计服务患者20余万人次。患者动动手指,就能够完成线上问诊、配药。线上复诊、线上咨询、院内特色制剂、互联网+护理等服务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CT、DR、核磁共振等影像资料实现“云共享”,患者在外地就诊时扫描二维码,通过相关安全认证,就可以查阅之前在市三院就诊的相关资料,大大方便了患者,减轻经济负担,也有利于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全程。

AI助力 优化诊疗体验

“以前来医院看病,都不知道应该去哪个科室、找哪位医生。”前几天,市民小朱因为肩膀疼痛到市三院就诊,通过市三院微信小程序里的智能分诊系统,轻松预约挂号成功。“有了智能分诊,我根据提示点击人体模型图,手动输入基本症状,系统就一步步帮助我判断并推荐相关科室和专家,再也不用担心挂错号了。”

小朱所说的智能分诊,是市三院融合AI(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出的分诊系统,通过模拟诊前咨询流程,引导患者到相应科室就诊,从源头上让医疗服务更精准、更高效,受到了患者的广泛欢迎。

智慧服务,如何才能智慧?市三院借助AI、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根据患者反映强烈的实际需求,推出智能分诊、预问诊、候诊队列、医院导航等一系列服务,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智能、更个性化的就医体验。

除了智能分诊,预问诊同样是方便患者就医的重要功能。在患者候诊时,系统会通过模拟临床医生诊疗思维来提问和引导,在多轮一问一答的对话中,市民即可完成预问诊的病情录入,包括病情主诉、症状、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的预问诊病历会提前同步给医生,大大缩短基本病情的询问时间,让医生和患者面对面沟通的诊疗质量更高。

此外,在就诊时可实时查看自己在候诊队列中的位置,更方便患者合理安排时间和流程;就诊后需要进行医技检查时,患者可以在手机上自己预约时间;在医院内,还可开启导航,方便患者准确前往就诊地点、停车地点等……AI的助力,让智慧服务如虎添翼,给患者带来更有温度的诊疗体验。

信息串联 规范就医流程

短短几年时间,“智慧服务”在市三院扎根、开花、结果,这其中凝聚着全院上下的汗水,也得益于“信息互联互通”“电子病历”带来的坚实底气。

“信息领跑需求,引领医疗。”在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市三院聚焦“543”标准,从市民就医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出发,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对医院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根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要求,“543”标准即电子病历五级、互联互通四甲和智慧服务三级或以上。具体说来,包括面向临床医务人员,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医疗;以患者为对象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管理者的智慧管理。“543”建设既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信息化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必然趋势。

克服重重困难,市三院通过信息化平台,串联起患者就诊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患者就诊流程的闭环管理,达到“通过流程规范行为,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的目的。其中,危急值管理就是“以流程规范行为”的典型体现。

所谓“危急值管理”,是指一旦临床检查检验中发现可能涉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危急值,系统将识别并确认其准确性,随后立即生成通知,医生和护士工作站都会出现红色弹框,手持PDA也会语音提醒;如果未得到及时关注和处理,还会陆续短信通知相关医生、科室主任和医务科科长,确保尽快对患者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随着“543”建设的推进,“智慧服务”有了强有力的支撑,市三院也在智慧医院的路上越走越宽阔。从“信息互联互通”四级甲等,到“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五级,再到“智慧服务”三级,市三院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不仅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以“智慧服务”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更成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助推器,为擦亮“常有健康”名片、守护市民健康贡献着信息科技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