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提高靠窗、靠过道或前排等座位的票价,有一定的合理性。既然绝大多数人都喜欢靠窗、靠过道或前排的座位,就表明这些座位的使用价值高于其他座位。按照供求机制下价格趋向价值的市场规律,靠窗、靠过道或前排座位的机票价格就应当高于其他座位的价格。
按质论价是普遍做法。购房者应能体验到新房开盘总是一房一价,楼层高低、光照长短、道路远近、位置优劣等因素都影响到房价。歌迷购买演唱会门票,那不同座位票价的差距更是非常大,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其实电影院里不同区域的座位上,观影者舒适度的体验也有所不同,前后左右中间的票价也应有所区别。
飞机票,要做到像演唱会门票、新楼盘房价那样,按不同位置的座位进行细分票价,就需要像演唱会组织者那样用心尽心,进行精细化考量与安排,而不是为了省心省事进行粗放式、简单化操作,统一票价了事。虽然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的票价有所区别,但每个舱内的座位仍应有所不同,尤其是靠窗座位。有些乘客是乘坐飞机的常客,偶尔买了靠窗的座位不需观赏窗外风景,造成资源浪费。有些乘客是首次乘坐飞机,很想靠窗而不得,无奈留下遗憾。
或许有人认为,飞机票价细分太为难航空公司了。除了商务舱、公务舱、经济舱,还有旺季价、淡季价,计算太烦了。其实只要设普通座位系数为1,靠窗、靠过道或前排座位的系数大于1,如分别为1.10、1.05、1.02,且固定下来,交给计算机就行了。这些系数还可设为可变参数,随时调整。
总之,航空公司将靠窗、靠过道或前排的座位,以高于其他座位的价格售卖,本来无可非议。但应一以贯之,年年月月日日始终如此。这才叫尊重乘客、遵循市场、守望公平、优质服务。如果只是在春运高峰期间,才搞个临时性的“座位锁定”“加价选座”进行售卖,且声称什么“行业惯例”,无疑是弄巧成拙,给人以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