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厘米鱼刺穿肠而出 老年人尤其要小心
日期:02-18
本报讯(刘进 七轩) 所谓“无鱼不成宴”,鱼是饭桌上出镜率最高的食物之一。可是,鱼有多惹人喜爱,刺就有多让人恼火。90岁的王老太太(化名)怎么也不会想到,过年期间吃的鱼,差点要了她的命。
2月7日夜间,90岁的王老太太腹痛难忍,在家属陪伴下来到市七院急诊医学中心就诊。经过腹部CT检查,医生发现其右下腹部回肠处有异物伴穿孔,周围局限性腹膜炎。为何会有异物穿孔?医生立即想到是不是最近吃过鱼。在医生反复询问下,家属这才回想起,近日王老太太确实有吃过鱼。
发现病因后,市七院胃肠外科立即启动手术治疗,利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肠道处发现了这根穿破肠壁的鱼刺,长度足有4厘米!之后,医生将鱼刺拔出,老太太转入ICU监护治疗。
鱼刺穿透肠道,如果不及时取出,随着肠道蠕动,鱼刺还可能继续穿破其他脏器或血管,同时还可引起周围脓肿、甚至形成感染,引起腹膜炎。特别是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其身体机能退化,更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老人在吃鱼时,由于咀嚼、感官能力下降,在未经细嚼的情况下,误将这么长的鱼刺吞下。鱼刺并未卡在食道,而是和其他食物一起,沿着消化道从食管、胃部一路向下,躲过胃酸腐蚀,最终卡在了肠道处,在肠道蠕动下刺破肠壁,导致穿孔。”胃肠肝胆外科主任程云说。
误吞鱼刺,最常见的是鱼刺卡在喉管处,这时只需五官科通过特质的钳子夹取即可。如果鱼刺继续深入,则容易卡在胃部,需通过消化内镜取出。此外,鱼刺还可能刺破肠道、阑尾、肛门等部位,此时需手术取出。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有消化道疾病史的人群来说,误吞鱼刺的风险更高。
医生提醒,万一吃鱼时不小心将鱼刺误吞,一定要及时处理,不要有侥幸心理,觉得“过两天自然而然会下去的”“睡一觉就好了”,一定要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因为小疏忽而让生命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