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超英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常州一院钟楼院区生育技术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硕导。她擅长腹腔镜、宫腔镜等治疗各类妇科疾病,致力于生育力保护,熟练掌握海扶(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同时对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子宫内膜病变、卵巢疾病、月经失调的综合治疗有丰富经验。她曾赴德国马格德堡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学习先进的妇科诊疗技术,主持江苏省妇幼保健科研项目1项,常州市科学技术局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项,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得江苏省妇幼健康引进新技术奖1项,发表SCl论文及中文期刊论文数篇。
□本报通讯员 妇幼宣
新年伊始,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便迎来重磅消息,全市首家海扶微创治疗中心落地该院,创新肿瘤治疗新模式,填补常州地区医疗及技术空白。这个以“微无创”为核心的医疗理念,承载着妇科医生吴超英与团队“最小损伤,最大保护”的执着追求。
“利落的短发、坚毅的眼神、轮廓分明的脸庞、走起路来步伐带风”,是大家对吴超英的第一印象。作为生育技术科副主任、海扶微创治疗中心团队负责人,“以院为家”是吴超英的工作常态。从传统妇科到聚焦超声消融领域,她完成的不只是专业转型,更是一场关于医疗本源的深刻思考。
迎难而上,
革新“海扶”微无创技术
2024年医院学科调整时,面对聚焦超声消融技术(HIFU,俗称“海扶”)这个全新领域,44岁的吴超英选择迎难而上。主动学习新知识、积极参加培训、获取微无创技术操作证……在重庆参加海扶培训期间,她亲见一位子宫肌瘤患者在微无创治疗后含泪拥抱医生的场景,这个瞬间坚定了她的信念:“医疗不应是冰冷的器械交响,而应是生命与生命的温暖对话。”带着这样的认知,她带领团队建立起常州首个微无创治疗标准体系,将“最小损伤,最大保护”的理念融入每个治疗细节。
海扶是一种不开刀、不流血、无疤痕、无创伤、无辐射的肿瘤治疗新技术。一些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在30—40多岁呈高发态势。相较于以往的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方法保留子宫,保留完整的性腺轴,不破坏盆底结构保护瘤体旁肌纤维的完整性,子宫应力不受影响,腹壁上也没有伤口,患者接受程度高,且治疗后避孕时间较短。
因症施治,
致力生育力的保护
“吴主任,这个治疗一定要切除子宫吗?我很害怕,我觉得自己还年轻,很担心子宫切除后不能再做一个完整的女人了。”
近日,52岁的方女士因“月经紊乱、经期下腹痛”来到妇科门诊就诊。本该绝经期的她,不仅没有绝经的迹象,反而月经量大、经期长,还经常下腹痛。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子宫肌瘤伴子宫腺肌症”。方女士尝试多种药物保守治疗,收效甚微,无奈之下准备接受手术治疗,内心却很难接受子宫被切除。
面对方女士的诉求,吴超英考虑到患者仅52岁,治疗应该以缓解症状为主便决定采用海扶技术,为其解决问题。不开刀、不流血,即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最重要的是能保留子宫完整性。目前,方女士已接受海扶刀治疗,通过海扶技术一次性消融病灶。整个治疗过程非常顺利,消融治疗后第二天便活动自如,基本没有疼痛感。令人欣喜的是,方女士术后复查效果不错,现已顺利出院。
作为一名致力生育力保护的妇科医生,吴超英认为聚焦超声消融术能够为有生育需求且患有相关疾病的女性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满足她们既保留生育功能又能相对快速地进入备孕状态的需求,是一把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神器”。
“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行医二十载,一心为他人。吴超英正以一腔热血、饱含爱心的积极心态,以实事求是、踏实进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疗卫生工作者执着、敬业、奉献的精神。未来的医者之路上,她仍将带领团队砥砺前行,用精湛的手术技术继续守护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