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常州日报

春耕备耕,供销助农精准施肥

日期:02-15
字号:
版面: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唐秋冰

通 讯 员 常供销

碧水绕田,禾苗青青,又是一年春耕时。2月11日,记者在金坛区钱资湖畔的农田看到,飞防服务队正在对小麦进行田间管理、追补化肥。

市苏合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植保无人机飞防手吕俊杰告诉记者,这片小麦田共500多亩,2台无人机作业,2个小时就能完成麦田的尿素肥料追补。“T60无人机可载重50千克化肥,飞防一次只需20秒。无人机飞防的最大特点是全自主作业,按照预定规划的设计路线,‘到边到头’不留死角,单次作业量相当于5个人工,省时省力又精准。”这片麦田的种植大户曹椿鑫说:“自从植保服务队上门服务后,我们就省去了很多人力,使用的农药化肥量也比过去减少30%左右,效率还高。”曹椿鑫告诉记者,他承包了13000多亩农田,使用无人机飞防,通常一周就可完成追肥作业。

农田追肥忙,农资配送更忙。记者在江苏苏南农资配送有限公司看到,装满脲铵氮肥、复合肥料等的运输车,一辆辆接连从仓库驶向田间地头。据苏南农资配送公司总经理吴太平介绍,今年春耕,溧阳及周边地区的化肥农药配送从2月3日就开始了。“现在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我们组建了一支70多人的服务队,专门到田间地头配送农药化肥。对需求量大的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农资企业直接将化肥农药送货上门,有效畅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已组织供应本地农业用肥7000余吨,库存和在途化肥1.6万余吨、农药900余吨,满足全市春耕备耕农业生产需求。

春耕备耕好不好是落实粮食安全、粮食增产的最基本保障。市供销总社经济发展处副处长周虹告诉记者,市供销系统聚焦主责主业,强主体、建载体、织网络,积极构建县、镇、村三级农资保供体系,引导系统企业和市农资协会会员积极参与化肥保供稳价,不断优化农资产品结构,及时做好放心农资采购入库和下摆到村,确保基层农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切实保障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药。同时,市供销总社还加强技物结合,利用县、镇、村三级农资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组织庄稼医生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小麦苗情长势,因地因苗分类施策,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据悉,全市供销系统现已打造县域农资集采集配中心3家、镇级农资配送服务中心23家、村级农资网点223家,为服务我市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完善的农资流通服务网络,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