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常州日报

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实际上是在创新中第二次创业

日期:02-13
字号:
版面:第A08版:锦绣天宁       上一篇    下一篇

开栏的话:站在“千亿之区”的更高起点,天宁始终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成为鲜明标识,让“更具比较优势”的营商环境成为企业家首选天宁的坚定理由。2025年,我们携手区工商联开设新栏目《奋进2025——讲述企业家故事》,让我们一起为2025锦绣天宁写上新的实践、新的精彩。

□本报记者 凃贤平

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89年的纺织服装企业,今年,是董事长张文昌入职企业的第35年。“30多年来,无论外部的政策环境有什么变化,我们从来没有左顾右盼,始终坚守实体经济。”

做事脚踏实地,这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张文昌。在他的带领下,华利达从一个300人的服装小厂,发展成为有员工2.5万余人、横跨服装和汽车配件的全球化企业集团。

“2001年,日本丰田公司要在中国找一个生产安全气囊的厂家,从深圳到上海跑了10多个城市,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正准备打道回府,经过日本商社的推荐,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华利达。”

张文昌说,四轮严苛的面试,还有现场察勘、产品试制,华利达给客户留下了讲诚信、重品质的良好印象。“最后选择了华利达,这对我们是一个发展的机会。”

2002年2月,华利达经过层层审核,获评全国首家服装出口免验企业,质量的金牌助推了企业快速发展。

“过去几十年,我们是在创业中创新发展。”

2012年,纺织服装行业进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时代,华利达在服装智能制造领域先行先试。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公司率先实现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数据上传至云端、生产全过程实时显现,同时逐步打造行业互联网应用平台,目前有700多家企业接入,带动更多行业内企业一起发展。

2016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越南成立工厂,打造从纺纱到服装设计制造的垂直产业链。到2024年,已注册5家越南工厂,实现了全球供应链。

2019年,再次提档升级,投资5亿元建设华利达服装科技产业园。员工们逐步适应了从手动充绒到电脑精准控制的自动充绒,从人工缝制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的自动模板,从传统工位到快速反应的自动吊挂流水线……

围绕“灯塔工厂”的目标,华利达更新了全部设备,通过智改数转改变了生产模式,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企业的新品从设计到投放市场,生产周期最快只要15天。

“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实际上是在创新中第二次创业,压力不会比过去小。”张文昌说,面对未来的发展,他依然充满信心。

在服装方面,华利达将优化产业链,发挥RCEP的互惠优势,向海外出口国产全新面辅料,实现增收增益;在安全气囊方面,延伸产业链,从进口面料转变成自己生产基布、自己制造囊体的一体化产业链。

同时,规划2026年筹建华东服装设计中心,提升产业链,建立高度智能化的生产流水线,塑造企业发展的新优势。

“我们今年目标是增长8%,力争2026年实现‘百亿销售’目标。”张文昌说,只要脚踏实地,时间会给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