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一季度,锚定“开门红”,天宁坚定信心再出发,千亿之上,再赴山海。
天宁将锚定“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发展定位不动摇,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托举起“千亿之区”的“质”与“量”;天宁将始终与老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天宁将始终与12.6万市场经营主体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服务增值换体验超值,用全力以赴促双向奔赴;天宁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天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打造具有展示度的未来产业核心区
天宁经济开发区(青龙街道)
2025年,天宁经济开发区(青龙街道)将聚力提升园区经济贡献度、城市建设能见度、产业创新辨识度、生态环境美誉度,答好高质量发展这个“必答题”。抢占产业集群“主攻点”,在氢能、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未来赛道上探路,加快智算中心落地,努力实现未来产业“从0到1”的质变。力争培育3个具有贡献度、展示度、示范度的百亿产业地标,“三新”经济发展总量超过500亿。形成产城融合“新地标”,高标准编制开发区“十五五”规划,沪蓉高速以北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秀美田园风光的开发区后花园。合理布局青洋高架东西两侧生产、生活、生态,打造智慧绿色、宜居宜业的创新驱动新城区,争创常州乃至江苏和全国产城融合示范样板的新爆点。
深入开展“改革增效年”行动
郑陆镇
作为省级高新区、省经济发达镇“两大创建”的主战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主阵地,郑陆镇将深入开展“改革增效年”行动,聚焦“两大创建、七大片区、十一项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围绕202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壮大综合实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园区提升更新,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进一步构建创新生态,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优化营商环境,书写深化改革新篇章。擦亮“国字号”农业品牌,推动文旅融合,统筹生态治理,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办好高品质民生实事项目,完善公共服务,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升治理效能,维护社会稳定,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实现产业与空间的深度融合
雕庄街道
2025年,雕庄街道将紧扣区委区政府“一个目标、四个融合”工作要求,锚定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定位,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联盟,实现产业与空间的深度融合。一是做大做强龙头支柱产业,依托上药常药技术优势,新建抗肿瘤药物生产车间,加快多肽项目落地进程,常州四药扩大销售,推动产业基础更加夯实。二是持续优化园区载体支撑,全面启动合成生物产业园二期改造升级,引入柠檬树专业化运营,深度打通四药兰药区域连接,联动上药常药商务中心,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全年预计新建载体2万平方米,盘活载体1.7万平方米。三是全面搭建产研交流平台,以动物疫苗项目先行,建设生物疫苗产业集群,以生物医药产业为跳板,加速挺进合成生物新赛道。
在宜居宜业上树立更高标杆
茶山街道
2025年将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茶山落地生根。全力推动产业升级,以创成市级智能制造数字融合示范区为契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万象城为依托,持续推动名品首店招引,建设更具国际范、时尚感的消费高地;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围绕数字经济、文化产业、健康养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地。全力深化基层治理,高标准推进数字化改革,建立“8+2+X+Y”一体化工作平台;深化“茶shan办”服务品牌,聚焦“一老一小一新”,打造更多“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让民生幸福更加可观可感。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在宜居宜业上树立更高标杆。
深度推进“一核三圈四治” 社区治理体系
红梅街道
2025年,红梅街道将锚定“活力门户,多彩红梅”定位,深度推进“一核三圈四治”社区治理体系,打造新质生产力高地,以大干实干之姿,全力支撑“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的区域发展目标。深化“红心两当”党建品牌,推进“一社区一品牌”项目建设,打造“党建联盟综合体”。聚焦 “谋、聚、合、科、新”五个字,激活创新思维,谋划未来产业,争取集聚各品牌首店流量,多方合力招商,着重科技型企业招引,打造新型商业,构建经济发展“新体系”。向存量要功能,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进程,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向集约要空间,整合零散用地,打造口袋公园、停车场等便民设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写好“城市更新”新篇章
天宁街道
2025年,天宁街道将持续深化老城厢复兴发展,立足“一圈两轴四区”发展布局,抓住购物中心改扩建龙头效应,推进文化宫地下广场改造盘活,深挖青果巷内在潜力,促进商圈整体业态转型,实现“奢、潮、雅”互补式运营。将紧扣全市“532”发展战略和区老城厢复兴发展实施计划,协同推进潘家村综合整治、一中南侧地块、约园修缮、前后北岸历史街区提升等项目,努力打造“人文城厢”“品质城厢”“宜居城厢”。将借力常州多式联运基地铁路专用线工程和轨道6号线建设,联动国有平台和龙头企业,全面激活东货场片区发展动能,写好“智慧物流”和“城市更新”新篇章。
焕新“老南门”,乐享“新兰陵”
兰陵街道
2025年,兰陵街道将围绕“老南门、新兰陵”这一最为显著的区域特质,贯彻落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系列举措,以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为支撑,融合引爆创新试点,打造楼宇经济集群生态圈,带动中心城区消费热度“蒸蒸日上”。
重点打好“一核引领、两街复兴、三体支撑、多元集群”组合拳,围绕“品质化、个性化、便利化”等重新定位商圈发展方向,塑造美食特色和现代服务业街区,推动美食、游览和文化体验等多种元素融合,通过年轻消费者群体来激发新活力,打造“乐享兰陵”“乐购兰陵”等兰陵品牌,构造构建富有兰陵特色的商业生态圈,形成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闭环融合。
推进强链延链的省市重点项目
天宁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站在“千亿之区再出发”的全新起点,发改局将坚持干字当头,把握时与势,统筹稳与进,坚决扛起发改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瞄准大事,力争把更多的重点纳入上位规划,把更多的项目挤进中央和省级资金大盘,着力实现“一城复兴、两轮驱动、三元融合、四态更新”。聚焦要事,策划推进一批强链延链的省市重点项目,新增省重大项目2个、市重点项目10个,将谋未来的重点项目蓝图转化为促发展的实景图。攻克难事,聚焦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领域,加快承接国家、省市级一揽子增量政策,发挥战略叠加优势,在落实重大国家战略上多作贡献,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全面升级天宁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天宁区民政局
2025年,天宁区民政局将牢牢把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保基本、促发展、树品牌等方面持续用力。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聚焦救助对象基本服务需求,建立需求评估体系,编制救助服务清单,构建救助服务网络,为有需要的低收入人口提供针对性服务,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推进“宁有颐养”养老事业发展,按照“1+7+N”布局体系,推动区级中央厨房运营,打造更多示范性助餐点位。推进天宁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全面升级天宁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集成全区养老服务“全场景”,实现一体化资源统筹、一站式服务办理和一张网综合监管。
推动文化和旅游“双向奔赴”
天宁区文体旅局
2025年,区文体旅局将推动文化和旅游“双向奔赴”,努力让“风景独好”的天宁,日益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成寺墩遗址考古工作站建设,加快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实施焦溪古镇“四年行动计划”,推进焦溪古镇参与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提升青果巷、前后北岸历史街区文旅功能,协助办好第十五届东坡文化节,推动老城厢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进一步加快文商旅融合发展。办好第二届常州大运河半程马拉松、水上嘉年华等赛事活动,加快大运河步道体系建设,推动“舜山舜水”片区优质文旅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拓展“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一批家门口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
本版撰稿:凃贤平 汤怡晨 葛街轩
本版图片:葛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