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医保局明确,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不过,来自医疗一线的反馈显示,制度仍有不断完善的空间。近来召开的地方政协会议已经收到相关提案,有提案对药品集中采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三个担心”:担心价格降得如此之低,会不会影响药品的疗效;担心买不到原研药;担心产业发展难以为继。消除各方“担心”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听取各方面对集采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加以改进,让好的制度设计初衷结出更好的果实。其一是要保证药品集中采购的质量。其二是要增强一线医生和患者的用药选择权。其三是进一步加强药品集中采购领域的法规建设,做到机制更加科学、有更明确完善的法规可依。任何一项制度设计,都有酝酿出台、实践检验、逐步改进的过程,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同样如此。希望今后反映的主体更广一些,渠道更畅通一些,改进措施更迅捷有力一些,促进药品集采更好惠及广大民众。
——第一财经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年出生人口达到954万人,较上年增加了52万人,实现了阶段性的“止跌反弹”。出生人口数反弹,是生育支持政策发力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大城市的引领示范作用,一些中小城市也积极探索、勇于尝试。比如湖北天门出台鼓励生育“七条意见”,数据显示,2024年天门的出生人口同比增加17%,出生人数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当然,真金白银的奖补,给二孩、三孩家庭经济减负之外,鼓励生育的措施还应体现为,为年轻人营造一个“敢生”的环境。比如,进一步提高生育保险待遇,严格落实产假、育儿假、哺乳假等制度。长远来看,面对子女养育成本高的问题,还需要从托育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支持等各层面着手,形成综合性的支持体系。
——熊志
全球数字游民不断增加,未来能颁发“数字游民签证”吗?所谓“数字游民”,一般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分析、内容创作、平面设计等数字化程度高、成果可以线上交付的行业。他们的居住地不再像大多数传统行业那样受到物理层面的限制,工作的时间、地点和模式等都有较为灵活的选择。有国外机构测算,2022年,全球“数字游民”带来的经济价值总计达7870亿美元。也因此,已经有不少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争抢”数字游民,并相继推出了数字游民签证。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有超50个国家推出数字游民签证。某种程度上,数字游民的出现是新经济形态的缩影——数字化技术带来了一种“超时空”的生产关系。从这个层面说,一座城市更好地向数字游民敞开怀抱,也是为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可能性。
——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