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远航
灵蛇送瑞,干劲冲天。自大年初七复工以来,蓝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博氢能源”)的甲醇制氢设备生产厂房内,工人们便争分夺秒地作业。
“今年订单数量井喷,光1月份的订单数就超过去年总和。大年初十,我们又签下了春节后的第一笔订单。”站在厂房大门口,总经理徐成俊笑容满面。
蓝博氢能源于2009年成立,多年来专注于甲醇制氢加氢设备的生产研发,推出制氢加氢一体站模式,在氢能源装备制造技术方面已拥有专利20余项。
“氢能产业包括‘制、储、运、加’四大环节,我们研发的设备聚焦于‘制’与‘加’,具有模块化、智能化、降成本三大特点。”徐成俊指着厂房中一套组装好的设备介绍,设备中的组件通过撬装集成在一个框架结构内,形成可以整体运输、安装和调试的模块,节省空间,且送达后即可投产,节约了安装设备的时间成本。同时,设备采用精密自控技术,实现装置一键启停与智能化运行,制氢量可以根据加氢量灵活调整,有效降低储氢端的成本。
目前,蓝博氢能源已成功为国邦药业、鲁维制药、杭州屹通等数百家企业提供设备支持;与中石化合作建设的国内首个分布式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在辽宁大连投运;与榆神工业区正在共建光热补能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由蓝博氢能源向客户提供的制氢设备总规模已超过每小时30万标方,为氢能产业上游制氢环节作出重要贡献。
“2025年开年就实现‘开门红’!迎着这个好势头,我们计划扩大产能,争取在今年售出100台甲醇制氢设备,参与10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徐成俊说。
未来产业引领产业未来。天宁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紧密对接“常州所需”和“天宁所能”,以服务保障加速氢能企业成长,并将聚焦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示范应用等,进一步优生态、聚合力,助力常州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