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常州市钟楼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的召开,吹响了“做精老城区、做强经开区、做大高新区”的嘹亮号角,动员全区上下乘“千亿之区再出发”的豪迈之势,求真唯实、勤勉踏实、推进扎实、为民务实,推动钟楼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从2025年1月1日起,《新钟楼》开设“贯彻落实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专栏,报道全区相关板块部门站位新起点的昂扬斗志、擘画新图景的壮志雄心、阔步新征程的火热实践,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奋斗激情与实干热情,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交卷意识,奋战收官年、实干再出发,合力推动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全面提质,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钟楼答卷!
五星街道
学在深处,提振精气神。把学习贯彻落实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等结合起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精准把握核心要义,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谋在新处,激发新担当。主动融入全区发展大局,深入推进街道“135”工作布局落实,集结“产业合伙人”,推动项目双进与村级经济互促共进、产业集群与园区经济协同发展;集结“焕新合伙人”,推动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人文历史与经济发展交融共兴;集结“治理合伙人”,推动精细管理与为民服务理念融合、治理效能与民生幸福同步提升。
干在实处,砥砺新作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耕“经纬”党建,抓党建强引领、夯基础强队伍,提升能干会干的能力本领,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五星高质量发展胜势,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推动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在五星落地落实落细。
永红街道
改革提质,在砥砺前行中点燃发展引擎。推动产业布局“多元发展”、载体建设“先招引后定制”、村级经济“组团作战”,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刀刃向内,纵深推进“1+1”改革,探索干部考核评价“由人到事”向“由事到人”转变。
攻坚提效,在破茧成蝶中锻造发展本领。开展城市更新“出亮点、补短板、疏堵点”攻坚行动,全力推动城中村自主更新,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和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建设,推进突出风险隐患大攻坚大化解。
优化提标,在久久为功中提增发展质效。擦亮“永心办”营商服务品牌,开展“1+4+4+N”便民惠企片区化营商服务增值行动;串联重点地标、美食园区与工业遗存,培育特色文商旅项目;深度探索村居“四联四融”新路径。
创新提优,在乘风破浪中筑牢发展根基。开展党建引领“三新行动”,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互动协同;创新社会治理,高质量推进“阳光信托”“智慧镇街”,书写好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和基层治理能力双提升的永红新答卷。
西林街道
持续打好产业培育“提升”仗。立足“两河两桥”片区整体规划,加速中吴科创园建设,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标杆型新质生产力园区。推动优质中小企业加速抢占细分领域制高点,拉动重点产业储备项目招引落地“进度条”,推动一批批高质量项目建成投产。
聚力打好城市更新“跨越”仗。加快推动自主更新区1.1期建设,系统谋划1.2期,为全市城中村自主更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西林经验。盯紧盯牢市容环境秩序问题多发路段场所,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将精细管理落实到每一条街巷。
主动打好社会治理“衔接”仗。将中吴要素融入社区建设,系统推进全龄友好立体型中吴社区“惊艳入世”。以八千里花园小区等为试点导入“阳光信托”服务模式,充分激发商业小区等治理新活力。深入学习借鉴“儒林实践”,加速推进智慧镇街平台建设,切实强化数字赋能。
全面打好改革增效“深化”仗。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完善“1+2”个性化考核机制,引导党员干部聚焦主责主业抓落实、促发展。加大对村(社区)、机关部门和“两企三新”党建品牌深化提炼,不断提升“西引力”党建影响力。
南大街街道
深刻领会精神,凝聚发展共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在把握大势大局中找准发展定位。发挥道德讲堂策源地、小巷讲坛、许巧珍“7+工作法”等基层智慧和阵地作用,持续铸牢老城厢复兴发展的奋斗信念。
聚焦关键任务,服务发展大局。攻坚“三大片区”提速城市焕新,加快实施东头村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推进西庙沟、尚德里修缮利用;以盘活南大街片区B10地块为新突破,打造东至季子文化展示中心、西至新亚细亚的延陵西路精华段;一体谋划西直街片区保护与更新,与夏家大院等联动呼应,扮靓更具标志性的老西门风貌。强化产业支撑提质商圈振兴,贯通“泰富里”、延陵印巷等多点商业空间,以夜间经济、首发经济等优质消费供给重塑商圈经济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汇聚发展合力。树牢更鲜明的实干导向,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履职尽责,真正培养出一批“自燃式”干部,为老城复兴事业锤炼更加强大的“人力”。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营造更加亲清的营商环境,在听民声、聚民智中夯实勤亲干群关系,汇聚同心同向的“人和”力量,共建精美、精致、精细、精彩的老城厢。
荷花池街道
谋新篇,撬动产业提档升级。主动融入老城厢商圈矩阵,打造大庙弄文商旅地标,推动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带动人气回流。强化招商引资,瞄准年轻消费群体,引进“旗舰店”“首牌首店”,促进消费循环。做优楼宇增量,提升楼宇能级,为街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增底气,厚植民生幸福沃土。加快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加装更新,让更多的“老楼房”实现“电梯梦”。全面推广“信托制”物业管理服务模式,以西二社区为典型示范,带动导入工作提质扩面。聚焦“一老一小”,提升“众心·爱荷”综合为民服务中心、“荷悦”体育公园等载体能级,助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服务,精益求精增进民生福祉。
筑高台,擦亮善治慧管品牌。依托“儒林模式”建设特色数字镇街平台,推动社会治理减负增效。完善精网微格体系,制度化约束网格员巡查,确保重点事项高效流转。深化探访关爱服务,持续摸排精准帮扶,兜牢救助保障线。打响“荷小司”民情工作室品牌,强化司法服务阵地功能,提升司法惠民服务成效,构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