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常州日报

研发制造全国首套钾电池材料生产线

日期:02-12
字号:
版面: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姜小莉

春节假期结束后,常州百利锂电智慧工厂有限公司的员工们铆足干劲投入全国首套钾电池材料生产线的研发制造。这是公司斩获的又一项“全国第一”,计划于今年6月交付。

百利锂电被业内誉为锂电板块“金钥匙”,是中国最大的锂电材料智慧工厂EPCC(设计、采购、施工、调试)服务商之一。作为新能源材料系列产品制造装备的研发及产品提供者,公司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领域已经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也是全国锂电材料生产线总包领域的领头羊。

去年,百利锂电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业内风头无两。“获得高等级奖项,这是国家层面对公司和团队取得成绩的认可,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荣誉永远属于过去,唯有创新才有未来。”公司董事长虞兰剑说。

回顾百利锂电发展历程,记者发现,企业早已把科技创新干成了鲜明标志:先后研发制造出全国第一套软磁材料全自动生产线、全国第一套钴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全国第一座锂电池材料智慧工厂EPC、全国第一套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全自动生产线、全国第一套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全国第一套钠电材料全自动生产线等,近20个“全国第一”。

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表明,钾离子电池克服了超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衰减难题,在-60℃的低温下,容量保持率表现稳定,为实现新能源电池的快速充电和长寿命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途径。今年1月,百利锂电又拿下全国首套钾电池材料生产线订单,再次展现硬实力。

“这套钾电池材料生产线将采用更加智能的设计,大量减少人工操作和干预,向更智能化的‘黑灯工厂’迈进。”百利锂电研究院院长袁红东介绍,在该条生产线设计制造中,材料开包、成品包装、在线取样送检等多个环节将由机器替代人工操作。此外,定制的柔性化设计可以在不同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更换管道、线路等,免去人为拆除、清洗、组装等环节,大大节省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降本增效。

虞兰剑认为,当前,新能源领域最大的“势”就是让机器更聪明、更灵活、更智慧。“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一直定位于‘数字化的持续改进体系’,而不是某个设备或某个系统。”他表示,随着新能源行业进入百花齐放的新阶段,未来生产线将更加注重低成本、人性化、智能化、集约化,个性化与大生产相结合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百利锂电将趁“势”而上,探索“黑灯工厂”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