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刘海粟美术馆——清奇古怪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清奇古怪 (局部)
写给江泽民主席的信
刘海粟写给女儿刘蟾的“吐故纳新 蝉蜕龙变”
新年伊始,西太湖美术馆组织团队工作人员前往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百年吞吐——刘海粟书法大展》参观学习。
编者按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刘海粟先生专题研究展;第一次用全馆所有展厅来呈现刘海粟书法;第一次把学术研究集结成论文出版,再转化为可视化、有温度的展览;第一次展出刘海粟捐赠给国家的多幅国宝级、镇馆级藏品……日前,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380余件展品演绎人生精彩故事,刘海粟最大规模书法展引发海内外观展热潮: 国粹书法艺术书写了刘海粟的传奇人生,诸多镇馆级藏品引发观众三刷、四刷反复观看。作为海老家乡《常州日报》的“文笔塔”副刊,我们撷取其中部分精彩,供广大读者观摩学习,咀嚼回味。与此同时,让我们期待,将于常州西太湖雅集园揭幕的海老书法大展跟着春天一起到来!
刘海粟百年人生图卷,书法,是绘就其生命脉动起伏于天地、吐纳人间真情气度的又一恢宏篇章。
壹
刘海粟三岁识字,母怀诵咏,五岁临帖,七龄习画,勇智宏辩,少年论策。是诗书传家积德积善的中国传统厚植了一代大师的文脉根基和家国情怀。
他十四岁“沪漂”闯荡,十六岁叛逆逃婚,十七岁创办上海美专,不曾想国脉命运和时代机枢就此与个人命运相连。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那是时代、机运和责任推着你走。当于天大责尘落于肩,正如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理想呼应海粟胸中块垒,共志者同频!天选之人立天赋之志,刘海粟一应而誓当为国家开新立教。上海美专奠基中国美育,演绎文化传奇,从此也写下了刘海粟开挂的人生。
贰
书,心画也,书者其人。书法是什么,书法就是人。书法是书者心迹的流露,是学养、经历、情感、性格、天赋的视觉外化及解读符号。当书法成为一种技巧,看上去会特别像“书法家”,但那不是书法的真谛,书法的最高境界是看到书法里的那个人。人是时代和生命造就的“特酿”,没有精彩的生命历练,就不可能有精彩的书法。这就是刘海粟美术馆策划此展立意要用刘海粟先生的艺术人生来诠释其书法价值的真意——与海老生命共情!读懂了刘海粟,你就读懂了刘海粟书法,也就走进了刘海粟壮阔闳礴的精神世界。
叁
海老书法广博量大,受场域囿限,展览无从尽意。全馆五个展厅,分为五个篇章,试图从五个切面展开叙事来描摹刘海粟书法艺术的人生画像,但也只能是管窥海老书法全貌的雪泥鸿爪。
刘海粟书法,得益于家学渊源厚植的根基,自幼临习颜柳诸家法贴,楷隶行草篆,诗书画印拓,长久育习积淀了中国传统书画的审美法度,25岁带艺拜师康有为,即能速揽康师碑学精要,出神入化,甚而为师代笔。
从抗战筹赈期间滞留巴城临习苏东坡诸作和身处逆境时反复临习篆籀碑版,可以看到刘海粟奋力挣脱束缚博采众家的强大自驱力。以书励志,自渡劫殇。这也为他历尽千帆之后,归来仍是少年的从容心态铺垫出“笔歌墨舞”般的心手自由,如入化境。但这一切,都不足以取代那些曲里拐弯、稀里哗啦流淌在一张张发黄宣纸上的炽烈情感——书信,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书法!于今,当书法成为书法,它就如同一个穿着正装出席隆重仪式的人偶,带着面具,生冷而立;其实书法的真态是“日常书写”,洒脱、随意、自然流露,那才是一个真正有生命温度的人。一封封家书,累积了太多分量,千言万语只留与君看,非共情不可以解读。
中国书法始于象形文字,肖形表意,是故书画同源。刘海粟恰是绘画高手,天赋秉异,灵感互通,正因此其书法融入了绘画这一视觉艺术的审美法度,书与画两者神形兼具,参透其中,惟刘海粟深谙其奥。这在刘海粟许多后期印象派风格油画的用笔中,可以看到其学习康有为中锋用笔那种笔枯墨尽留下的飞白“雨夹雪”效果:有意避免线条的平直而似草书笔法勾勒,正契合了塞尚、马蒂斯、梵高、毕加索等革新派大师的表现技法。“当我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学贯中西、艺通古今的刘海粟可以想象是如何的快意。
肆
略感悲催的是,今人多已不觉得书法是必学之技了。回溯千年文明史,书法是每一个中国人骨血里的文化“基因”,一支笔一张纸,曾是读书人的“标配”,“书如其人”“见字如面”浓缩了书写者所有的智慧才情。今天,文字已经变成了电脑键盘可以敲击载入的信息符号,各种字体组合、解构、重构着以信息传递为目的工业设计之美;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之时,也恍惚看到了传统书法已俨若“非遗”,成为只有少数被称为“书法家”的人才能掌握的独门绝技。
学习书法还有意义吗?书法展还有人看吗?如何让今天的观众穿越历史长河去体悟和感受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和文化?带着这些问题策划此展,我们策展团队6个分策展人试图从一个个小切面研读其奥,以海老为范,让他的作品带着观众穿行。
回顾刘海粟书法百年吞吐的艺术人生,低吟浅唱,情真意切,俯仰苍穹,磅礴跌宕。从母怀习字到勤学磨砺,从拜康有为为师到转益多师,从逆境踔发到顺意挥洒,“吐故纳新,蝉蜕龙变”,最终臻至人书俱老境界。“海到尽处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此展,就是一部刘海粟先生学习书法的人生励志故事。读懂了刘海粟,就读懂了刘海粟书法。
(本文作者为《百年吞吐——刘海粟书法大展》总策展人、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