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侯逸双 通讯员 卢 嫈 欧依清 文/摄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市公安局聚焦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找准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专业力量构筑起打击、服务、预防“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筑牢行业防线,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快侦快破 全力追赃 严厉打击涉企犯罪
今年年初,某上市公司报案称子公司采购部负责人戴某涉嫌职务侵占。经侦大队立即展开调查,并开展跨省追捕,迅速查明案情。经查,戴某自2021年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利用采购职权,伙同他人设立空壳公司作为供应商,以低价购入原料高价转售给任职公司,涉案金额达3000万元。侦查中,民警还发现戴某等人存在收受供应商贿赂的犯罪事实。目前,戴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已落网,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近年来,市公安局始终保持对涉企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聚焦合同诈骗、职务侵占、资金挪用、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直接侵害企业权益的犯罪,以及串通投标、商业贿赂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犯罪,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坚持快立、快侦、快破,最大限度追赃挽损。“打击涉企犯罪就是在保护营商环境,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经侦大队大队长彭杰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严格执法,全力帮企业追回损失,实实在在地为企业排忧解难。”今年以来,市公安局累计为企业追回直接损失6000余万元,涉企案件破案率显著提升,用实实在在的成绩书写了“护企安商”的合格答卷。
前置服务 严密防范 “法治门诊”堵塞漏洞
设于企业家门口的“经盾服务站”里,藏着企业发展的法治“晴雨表”。今年5月,某大型民营企业在服务站咨询时,无意间提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异常”,正是这句闲聊,让一桩腐败案浮出水面。经侦大队迅速启动涉企案件快速响应机制,办案民警依托“快处快侦快追”机制,72小时内精准冻结涉案资金,同步深挖采购、财务等环节的犯罪链条,实现“一案突破、全网摧毁”的办案效果。今年以来,经侦大队通过法治课堂、警企座谈等10余场活动,受理企业咨询40余件,为企业量身定制建议50余条,开出了专业的“法治体检报告”。“经盾服务站”不仅高效受理案件、搜集线索,还开辟了涉企职务犯罪侦办快车道,推动重大案件侦办效率提升30%以上。
近年来,为满足企业需求,市公安局全面加强警企联络,常态化走入企业生产一线、延伸服务触角,第一时间收集、研判、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安全、治安、交通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去年年末,新建镇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经营遭遇瓶颈,陷入发展困境。社区民警在该企业开展反诈宣讲时,敏锐察觉到大家眉宇间藏不住的焦虑情绪。“大家有任何诉求都能提出来,我们来帮大家协调解决!”察觉问题后,民警在宣讲结束后,耐心安抚员工情绪并主动引导沟通。随后,派出所第一时间联动相关部门,快速搭建起企业与员工、部门与企业间的双向沟通平台,经过多轮协商与梳理,最终帮助企业精准找到经营困局的突破口,为企业纾困解难按下“加速键”。
个案升规 源头筑法 全面提升风控能力
今年6月,经侦大队将某公墓串标案移送审查起诉,涉案金额达500万元。调查显示,犯罪嫌疑人周某为承揽项目,操纵报价、组织串标非法中标。民警通过固定证据、追踪资金,最终将其绳之以法。该案与此前侦破的戴某案、刘某团伙案共同折射出多领域企业的管理漏洞。面对复杂的经济犯罪形势,市公安局突破传统办案模式,将个案侦办延伸为源头治理:在周某案结案后,立即向民政部门提出监管建议;针对戴某案暴露出的采购问题,协助企业建立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针对刘某团伙案,推动涉案企业完善内部风控机制、强化资金监管。这种“一案一治理”闭环模式成效显著,企业的风控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
“公安机关快速破案、专业指导,为我们解决了实实在在的管理难题,企业稳定发展离不开他们的支持!”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法务官感慨道。通过将个案经验转化为行业规范,市公安局正为企业构筑起源头治理的法治屏障,让每一起案件的侦办都成为净化市场生态、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实支点。“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主动出击、靶向发力,实施‘人力+科技’‘线上+线下’的工作模式,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市场经济秩序,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