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又至,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去年这个时候,我们一家前往贵州安顺,而恰恰是这趟远行之旅,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日新月异。
贵州,在我原本的认知中是革命老区,经济相对不那么富裕。但这次旅游,彻底改变了我的“成见”。被誉为“中国瀑乡”的安顺,在国庆时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那里有古城街巷的人间烟火,有红色场馆的精神洗礼,有乡村露营的星空篝火,还有文旅融合的各种印记,观赏每一处风景都像在翻阅一部立体的时代变迁史。
站在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入口处,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安顺古城的焕新,始于2017年。在修缮过程中,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为每一栋房屋都设计了修缮方案,尽量保留原有的历史痕迹。2023年,由安顺旅游集团负责统筹街区保护与提升修缮项目,围绕“一河两岸三点”多组团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完善街区业态布局,数百年的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旅在此完美交融。
走进“巷往”主题街巷,时间在这里停滞。童年记忆文创店里,大大泡泡糖、铁皮青蛙、《还珠格格》海报等80后、90后熟悉的物件整齐排列,一位母亲正指着磁带告诉孩子:“这是妈妈小时候用来听音乐的。”流连在这家文创店,我同店主攀谈起来。店主说:“这些零食、玩具承载着我们这代人的集体记忆,现在的孩子很少见过。开业半年来,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考古’童年。”
隔壁的屯堡生活馆内,身着蓝色布衫的老人正演示蜡染技艺,靛蓝色的花纹在白布上缓缓晕开,如同将安顺的历史文化镌刻在时光长河中。沿街商铺的玻璃橱窗里,传统波波糖与网红奶茶并排陈列,老字号“林记汤圆”门前排起长队。商贸的繁荣,让老城有了新貌。
这里还有王若飞的故居,也是红色文化的传播基地。国庆假期里的故居被五星红旗装点得庄重肃穆,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有序排队入场,其中有不少亲子家庭。“带孩子来感受红色历史,太有意义了。”一位母亲牵着儿子的手,认真观看展柜中王若飞留学法国时的书信复印件,泛黄的纸张上,革命先辈追求真理的赤诚之心依然滚烫。
按照规划好的路线,我们离开城区前往普定县,车窗外的风景渐渐染上田园诗意。晚上,露营节拉开帷幕,数百顶帐篷在田野间亮起暖黄的灯光,宛如散落大地的星辰。当《我爱你中国》的旋律响起,全场游客不约而同地挥动手机闪光灯,形成一片流动的光海。据当地人介绍,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洼地,现在配套设施齐全,在此既能体验农耕乐趣,又能享受星空音乐会。乡村旅游改变了当地面貌,又增加了创收,成果喜人。
坐在返程的火车上,窗外的风景不断后退,古城安顺的日新月异与烟火气息却愈发清晰,这座城市在新时代里的繁荣更是显而易见。这趟红色之旅,让我看见的不仅是一座古城的新貌,更是一个国家建设发展中的壮丽身影。(陈 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