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宜兴日报

秋风起 蟹脚痒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4版:阳羡       上一篇    下一篇

  老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蟹脚真的会痒吗?当然不是,那是人们肚子里的馋虫在挠痒痒。常言道:吃蟹要吃对季节,否则食之无味。中秋前后吃的正是有名的淡水蟹——大闸蟹,俗称河蟹、毛蟹,或清水蟹。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大闸蟹,大概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美食之一。一盘清蒸大闸蟹,配上生姜和香醋,往往成就中秋团圆宴上的点睛之笔。

  儿时的秋天,家旁边的漳河便是我们的乐园。秋风乍起,河水变得愈发清澈,带着丝丝凉意。我和小伙伴们挽起裤脚,踏入水中,寻觅河蟹踪迹。我们小心翼翼翻动河底的石块,每翻开一块,都像是在开启一个神秘的宝盒。运气好的时候,便能看到一只河蟹惊慌失措地逃窜。它那横行的模样,看似霸道,却在大家的围追堵截下无处遁形。

  我们伸手去抓,常常被它锋利的钳子夹到手指,疼得直咧嘴,可这丝毫没有削减大家捉蟹的热情。不多时,大家的小竹篓里便装满活蹦乱跳的河蟹,那是我们秋日里最珍贵的“战利品”。

  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家,母亲在厨房忙碌起来了。河蟹洗净,放入蒸锅中。蒸汽袅袅升腾。待母亲掀开锅盖,一只只红彤彤的河蟹出现在眼前。父亲把蟹壳剥开,露出里面鲜嫩的蟹黄和蟹肉。那蟹黄,色泽鲜艳,香气扑鼻,放入口中,细腻绵密。蟹肉则洁白如玉,丝丝缕缕,鲜嫩可口,蘸上一点姜醋汁,别有一番风味。

  过去,中原地带的平民百姓没有见过湖蟹,还曾把它当作怪物。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说了一桩笑事:关中因为不产蟹,当地人都没有见过。秦州人家收得干蟹,觉得样子恐怖,以为是怪物,家里人有生病的,就拿去挂门上。于是,好好的美味竟被当成了驱病除魔的恶神。沈括不免为之遗憾。然而,懂蟹的人亦不在少数。大“吃货”苏东坡,称蟹为“尖团”:“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苏轼将吃蟹感受融入诗词,后人透过诗句,好像穿越时空,与他一同沉醉于蟹香四溢的美好时光。

  又是一年秋风起,中秋至。我走在都市街头,看着卖蟹的摊位,似乎听到熟悉的“秋风起,蟹脚痒”。与小伙伴们一起捉蟹的欢声笑语,与家人围坐吃蟹的温馨画面……那些与蟹有关的记忆,如璀璨的星辰,在我心中闪耀,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甘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