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宜兴日报

锲而不舍的家访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04版:阳羡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父母养育了6个孩子,那时父亲多在外地工作,母亲一个人在家拉扯大我们几个,能让我们吃饱穿暖,实属不简单。

  我大姐一天书也没读,二姐虽然进了学校,但隔三差五就请假回家带孩子、干家务,一学期能学上半学期的课就不错了。

  到了我这里,母亲干脆让我晚几年上学。我9岁才上一年级,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早上教室还没开门,我就跳窗户进去学习;放学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因为年龄比班里同学大,学习又刻苦,我的成绩一直很好。可父母早有打算:让我读完小学就回家务农挣工分,供弟弟妹妹读书。

  小学毕业后,我背着书包离开了校园。班主任闫老师知道后,急匆匆赶到我家,跟母亲说:“你家三女儿是个学习的好苗子,可不能不让她读书呀!”

  “家里的条件,您也看到了……”母亲面露难色。“现在家家条件都不好,但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等将来生活好了,孩子的学业却耽误了,她会后悔一辈子的。”闫老师一边帮母亲干活,一边劝,“这孩子的成绩在全乡排名都是前几名,要是家里没钱供她,学费我可以支援一部分。”

  见闫老师如此执着,母亲只好松口,让我先参加升学考试,等成绩出来再和父亲商量。那次考试,我考了全乡第二名,被县城最好的初中录取。可成绩出来后,父亲半点不松口,压根不提让我读初中的事。

  开学前,闫老师不放心,特意从学校赶到我家询问情况。得知我上学的事还没着落,她比我还急。她找到我父亲,耐心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供哪个孩子读书,该看谁愿意学、谁喜欢学。”

  见父亲沉默不语,闫老师又接着说:“这孩子都考上初中了,成绩还这么好,将来肯定能成材。您先让她读,等弟弟妹妹以后也考上初中、真愿意学了,再选学得好的继续供也不迟。”

  那段时间,闫老师天天往我家跑,嘴上劝着,手里还不停帮衬干活,比自家孩子还上心。母亲实在过意不去,知道要是不答应让我读书,闫老师还会一直来帮忙。

  就这样,那个夏天,在闫老师的坚持下,父母终于松了口。初秋时节,我背着行李,走进了初中校园。

  后来,我也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和闫老师成了同事。聊起当年的事,闫老师说:“我小时候也辍过学,幸亏当年遇到好老师,多次去我家劝我爸妈,我才有机会重新回到教室。”

  原来,闫老师看到我,就想起了当年的自己。不让一个爱学习的好苗子“走偏”,是她作为老师的使命,也是她借着时光,帮了当年那个渴望读书的“自己”一把。(麦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