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宜兴日报

怀念钱老师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04版:阳羡       上一篇    下一篇

  ■ 许季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敬重的钱老师离开我们已经有15年了。同学们有时聚在一起总会说到他,我脑海里也时常萦绕着他的音容笑貌,仿佛能清晰地聆听到他从天堂传来的嘹亮歌声。

  记得很清楚,2010年8月16日早上,我到城区办事,在返回的车上,赵同学打我电话:“钱老师走了!”啊!我的心顿时好像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接着就是泪目。噩耗总是给人无情的打击,不愿信,又不得不信,实在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1963年秋季,我到宜兴县第三中学报名入学,看到自己的名字在乙班,班主任是钱利生老师。办手续时,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有一个小缺点,是有时骄傲自满,进了中学,这个缺点要改掉。”我踏进美丽校园的欣喜与激动,好像被一勺冷水浇到了脚跟,感觉自己已经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钱老师这句话,时刻提醒我努力改正缺点,让我在而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受益。

  钱利生是学校的音乐老师,三中的教学设施很齐全,在校园里池塘的西侧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教室里有一架钢琴,还有二胡、笛子、三弦、月琴等各式乐器,钱老师在这里施展才艺、授业课子。上音乐课时,钱老师除了教一些乐理,还教我们唱歌的方法:“急速吸气,气息下沉,唱时慢慢吐气……”我也在他的耐心细致辅导下,学会了识谱,还学会了一些乐器。

  为繁荣校园文化,钱老师策划、组织了全校以班级为单位的大合唱,从初一到高三,各个班级都摩拳擦掌,选歌曲、紧张排练,校园里热气腾腾,钱老师总会抽空到各个班级辅导。我们班毫无疑问是钱老师的“嫡系部队”,他亲自选定了《黄河大合唱》,并让我担任指挥。在学校大礼堂的舞台上,全班同学高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我按照钱老师教我的动作,挥动两只稚嫩的手臂,指挥同学们领唱、轮唱、合唱,无比激动地表达了全国人民奋勇抗日的决心与斗志。

  钱老师还经常组织排练各种形式的节目,在他的耐心辅导下,我先后主演过相声、双簧,还参加了表演唱等节目,节目大多是他精心创作的。后来我了解到,钱老师尤其擅长创作排练表演唱、舞蹈。我最记得,我读初二时,他还是我们的班主任,他创作了一个表演唱《快乐的运粮队》,从几个班级挑选了8个小男孩当运粮员,高我两级的徐志铭当了运粮队领头老汉,我们每个人身穿白色单布马甲,手持一根驴鞭,头扎白毛巾,扮演北方农民去卖公粮,徐志铭嘴巴上粘了“胡子”。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在舞台上奔跑跳跃,队形和动作有时像上坡,有时似在大道上疾驰……这个节目不仅在镇上的人民剧场演出,还到川埠驻宜部队、丁山精陶厂慰问演出过,所到之处,都获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忽如一夜风雨来,校园里突然贴满了大字报,钱老师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我因为不能参加“红卫兵”,常常去学校报个到,就与吴同学到钱老师家里去闲聊,钱老师家离学校很近。有一次钱老师讲到,50年代末,他受邀到丁山一个陶瓷厂帮他们排演文艺节目,临结束时,厂里送给他一只定制的紫砂茶壶,上面刻了他的名字与纪念的话语。不料壶被“红卫兵”抄家抄去了,钱老师痛惜不已。次日,我与吴同学潜入堆放“破四旧”搜来的各种物品的教室,仔细翻找,硬是没有找到钱老师那把心爱的茶壶。我俩都为钱老师惋惜,但是又实在想不出合适的话来安慰他。

  1968年11月,我插队到农村去了,后来得知钱老师也调到县文化馆工作了,我们就少了联系。有一次我到宜兴办事去看他,他对我说,你有很好的基础,可以写歌词。但我一贯疏懒,总是没有动笔。1979年夏秋,我写了一首庆祝国庆30周年的歌词,钱老师看了,说“很好很好”,他欣然谱曲,这首歌获得镇江地区文艺创作二等奖。我想自己是一个“无名小卒”,获奖一定是沾了钱老师的光了。钱老师教过的学生中,后来不少都活跃在宜兴市及各乡镇的文化部门,有的还担任了负责人。1986年,钱老师创作和整理的舞蹈《挖笋欢歌》和《男欢女喜》获省市演出奖,被选送文化部会演,为宜兴争了光。我听到这个消息,真为他感到高兴。他浑身都是艺术细胞,始终想着为大家送上欢乐和喜悦。

  2008年春,我们班级的同学在和桥公园聚会,诚挚邀请钱老师参加。钱老师十分高兴,如约而至。他穿一件米黄色夹克衫,戴了顶“工人帽”,精神矍铄地与同学们交流,把《钱利生创作歌曲专辑组歌——花之韵》录音带一一赠送给同学们,大家齐声祝贺:“钱老师艺术之树长青!”

  我又听到了钱老师意气风发高歌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