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宜兴日报

卧月听竹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04版:阳羡       上一篇    下一篇

  墙边那张老竹榻,竹片早已不复新买时的青翠,泛出温润的栗色。四腿微斜,却仍稳扎,人躺上去,便会荡开细碎的嘎吱声,似老友久别重逢的寒暄。竹节处已磨得玉般光滑,唯扶手处有两道深痕,是经年累月掌心摩挲出的印记,抚上去竟比别处更凉三分。

  这竹榻是祖母的天地。暑天里,她常将微丰的身子倚在上头,捻着一串光滑的菩提子。竹榻在她身下,轻声应和着,那声响又轻又碎,仿佛在絮叨着陈年旧事。

  我少时畏热,常蜷在她身侧,赤膊贴着竹片沁人的凉意,如卧清溪。祖母手中的菩提子,携着檀香与薄荷膏的清冽,一圈一圈转出微风。

  竹榻的轻响,是童年溽暑最清凉的韵律。天井漏下星光,蛙声暂歇,唯余这断续的碎语,一阵,复一阵,在燥热的夜气中荡开涟漪。祖母的念珠转得愈来愈缓,终至停驻,呼吸便渐渐匀长,如莲叶承露。我偎在她的肘边,脸颊触着她麻纱衫子被夜露浸润后的微潮,神志渐渐蒙眬。竹榻的吟哦,便载着我飘向梦境的更深处……

  后来母亲也爱在这榻上做针线。她坐定后,总要先展平衣衫,才取过箩筐。农闲午后,日头筛过格窗,她便侧身倚在竹榻上。榻底发出一串细密的嘎吱轻响,好似故人相视而笑。她低着头,指尖翻飞,银针拽着彩线嗤嗤穿过布帛。有时,母亲就在那沁凉的榻上小憩,针线搁在胸前,睫毛垂下两弯浅影。父亲经过时常驻足,悄悄将茶碗放在榻边矮几上。

  竹榻的缝隙里,不知何时嵌进半截褪色的红头绳,柔韧如记忆的脉络,许是哪个丫头辫梢散落的时光,再无人提起。榻脚处的砖地上,还凝着数点深碧——那是母亲早年晾晒草药时,不慎洒落的艾草汁液,拭不去、抹不掉,似岁月有意留下的钤印。

  如今祖母已逝,母亲的眼力也不再适宜穿针引线。这张竹榻,便真正成了墙边的风景。时常拂拭,湿布擦过竹片,会漾起经年的气息,糅合着竹香、药草、夜露润泽后的清冽,还有一缕隐约可辨的往日炉烟,缠绵不肯消散。这气息是竹榻的呼吸,它默然诉说着那些被体温焐热的夜晚,那些被星光浸透的私语,那些在嘎吱声里静静流淌的悠长光景。(李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