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宜兴日报

破“笼”之战传递信念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04版:阳羡       上一篇    下一篇

  也许因为在部队生活的经历,自小我就对战争片感兴趣,有的电影甚至看了数遍,《百团大战》就是其中一部。

  这部电影讲述的背景,是1940年中国抗日战线进入最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统治区的妥协和悲观情绪非常严重。日军调集重兵对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不断压缩八路军的抗战空间,抗战形势非常严峻。

  影片以日军在山西平定姚家峪村的屠村开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日军的“烬灭战”——烧光、抢光、杀光。在山西武乡的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等领导决定对日军的恶行展开反击。影片选取了三场大仗,再现了80多年前那场惨烈的战争场面:一在娘子关火车站,二在黄崖洞与西营坞,三在关家垴。这三场战斗又串成一条关联线,反映了当时整个华北抗日的基本面。

  抢占娘子关火车站时,狡猾的敌人在增援车厢挂上了红十字旗子,伪装成非武装人员,骗过八路军和地方县大队,这件事有史可查。当敌人露出真面目时,这场抢夺战必然打得异常艰难。为了并轨,战士们用火车头撞击敌人装载装甲车的火车,在争夺扳道岔时,一个又一个战士牺牲了。眼看敌人的火车就要到站,争分夺秒的较量让屏幕前的我咬紧牙关,电影画面里扳道岔那堆积成山的躯体让我极为震撼。

  由于伪军特务混入,山西黎城的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遭到严重破坏。在这段影片中,也从侧面反映了战争时期我军在兵器制造方面的智慧,不但能修改缴获的敌人武器,还能创造性地制造自己的枪炮,就连老百姓的辣椒面也能成为武器。黄崖洞附近的西营坞是日本人在华北的心窝,拔掉这个据点,意义非凡。在炸炮楼的过程中,通过侦察,面对藏着老百姓的那个炮楼,八路军就利用装了辣椒面的辣椒弹进行攻击。战争是无情的,但军民之情无时无刻不在体现。

  在后面的剧情中,彭德怀领导的八路军决定在武乡的关家垴一报黄崖洞之仇。在这一场战斗中,八路军面对的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指挥官,敌方不仅有地面精良的装备,还有航空队支援。八路军与敌人胶着多时,伤亡惨重,最终,刘伯承同志与彭德怀商定,从一斜坡开展土工作业,挖暗道冲上去,同时从正面佯攻牵制鬼子火力。当彭德怀同志目光坚定、掷地有声地说:“山体掏空,填充炸药,把山炸掉!”屏幕前的我,恨不得自己也冲上去。历尽艰险,八路军的旗子终于插上了关家垴的山头。

  这场大规模战争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历时近5个月,在整个华北地区参战的部队从当初的22个团扩大到105个团,破坏日军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桥梁、隧道、车站250余处,牵制了日军前进的步伐,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反击了“游而不击”的谬论,极大地振奋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新七团梁政委、原黄埔军校炮兵科的姚尚武、兵工厂的冯师傅、马背战士哑巴……影片中塑造的这些人物是抗战时期千千万万勇士的化身,他们是抗击侵略者的钢铁长城。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又是未来的历史,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化为永恒,它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内在支撑。(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