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宜兴日报

文玩变潮玩! 年轻人爱上“盘串”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汪佳璐

  盘手串曾是中老年人专属的休闲爱好,如今却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青睐的新潮流。在我市的文玩小店、市集摊位,星月菩提、沉香木串、和田玉珠等各色手串,吸引着不少年轻人观赏选购。这股热潮背后藏着怎样的消费理念?年轻人又该如何对待这类消费?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各色手串深受青年欢迎

  28岁的市民骆逸辰,习惯在工作之余摩挲自己的沉香手串,还常和同事们交流买串、盘串技巧,线上购买是他们中多数人的首选。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各大文玩品牌的直播间,主播们不仅展示菩提、檀木、蜜蜡等不同材质的手串,还会讲解日常保养等文玩知识。市民小郑就习惯在直播间买手串:“主播会拿着手串在镜头前展示细节,并实时互动解答问题,而且经常有专属优惠。”

  线下消费同样火热。一位本地文玩商家表示,近年来到店试戴、购买手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部分热门款式甚至需要提前预订。“以前店里九成顾客是五十岁以上的中年人,现在二十至三十五岁的青年顾客占比超六成。”该商家拿起一款镶嵌绿松石的银质手串说,该款上个月卖出100多串,消费者大多是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他们普遍认为“盘串比抽烟、喝酒健康,手串还能当作桌面装饰摆件”。

  手串在年轻人群体中“出圈”,也给宜兴文玩市场带来了新变化。有的商家结合本地文化推出紫砂手串,并在店内设置体验区,提供手串DIY服务,顾客可自选珠子、绳结,亲手制作专属手串,进一步拉近与文玩的距离;有的商家则将喝咖啡与盘手串场景相融合,打造特色店铺,让文玩消费更具生活气息。

  多元因素共促潮流兴起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年轻人喜欢手串,离不开国潮升温的推动。如今,不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而手串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自然成了他们亲近传统文化的选择。上月刚入手一串绿松石手串的市民小吴说:“这款石串摸着手感温润,戴着有种国风之美,给生活添了点文化味。”

  手串多样的材质与设计,契合了年轻人展现个性的需求。市民小张有五六串不同风格的手串,穿新中式旗袍时,她会戴青金石手串,深蓝色珠子配盘扣特别显气质;穿休闲卫衣时,就换上皮绳串的蜜蜡圆珠,亮眼又不突兀。从事设计工作的小林则喜欢小众款,上月入手了一串珐琅彩手串:“珐琅是老工艺,但这手串做了新设计,上面的几何图案特别对我胃口。手串能展现自己的审美偏好,这点特别好。”

  盘串也是年轻人热衷的一种解压方式。市民赵女士是一名中学教师,她如果感觉工作压力大,就会拿起菩提手串盘一会儿:“手指和珠子摩擦的触感很舒服,能让人从忙碌中抽离出来,心情慢慢平复,思路也会清晰不少。”刚参加工作的小周也有同样感受,他说,每天下班后盘串,能让焦躁的情绪安定下来,“就像有了一个小小的情绪出口,很解压。”此外,手串带有的社交属性,也让它备受欢迎。宜兴本地的文玩线上社群里,群友晒出宝贝手串、讨论保养技巧,还会约着一起去市集“淘宝”。

  理性看待避免消费踩坑

  市场热闹的背后,问题也逐渐凸显。市民小蒋有过“踩坑”经历:“我在某直播间买了一串号称‘老料沉香’的手串,花了800元,后来经线下鉴定才知道那是普通沉香木,实际价值不到300元。”记者走访发现,部分商家利用有的年轻人“不懂行”,通过“收藏级”“稀缺料”等话术夸大宣传,将普通手串的价格抬高数倍;个别线上店铺用“滤镜”掩盖手串瑕疵,消费者收到货后常发现“实物与图片差距大”。更有年轻人陷入攀比消费,市民王先生说:“看到同事戴了万元级的和田玉串,我也咬牙买了一串,后来还信用卡账单时后悔不已。”

  对此,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提醒,年轻人应理性看待手串消费。要明确“爱好≠负担”,根据收入合理规划预算,避免陷入价格攀比或盲目跟风,不要因追求“高端款”而过度消费。尽量选择有鉴定资质、售后服务完善的正规渠道购买,可要求商家提供材质证书,线上购买优先选择“支持复检”的店铺。同时,建议先通过社群、体验店学习基础鉴别知识,减少被忽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