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 辉
16家企业跻身2024年度江苏线缆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30强!在不久前落幕的2025年江苏省线缆行业高质量发展峰会上,宜兴以亮眼成绩诠释线缆企业集群式崛起,彰显其在线缆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深厚实力。在市企业家协会电线电缆企业联合会,会长宗国平悉数着在行业高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当下,宜兴电线电缆产业勇立潮头的秘诀。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建设,在2021年围绕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发展发布电线电缆产业五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2023年针对产业发展痛点、堵点,出台《关于推动电线电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宗国平介绍,该专项政策从壮大产业规模、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业质态等6个方面20条具体政策入手,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激发线缆产业发展新动能。
创新驱动 智造升级
数据中心大屏上,生产、实验、质检、能耗、安环等模块信息的统计图表一应俱全,数据实时动态更新;生产核心区域里,高清摄像头监控画面显示工厂全景;产品售出后,还能通过二维码实现与终端客户“云连接”——这样的“5G智慧工厂”,是位于环科园的中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在新基建的政策背景下,智能制造成为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成立于2010年的中辰电缆,灵活地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企业一方面建立ERP管理系统、MES系统等智能化平台,将公司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另一方面以智能制造为基础,实现产品转型升级,为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基建领域及政府重大工程项目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数字化发展的赛道上,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中辰电缆董事长杜南平介绍,“5G智慧工厂”项目前期,企业成立专项小组,与中国联通无锡分公司及下属研究院专家等,对企业开展全方位需求调研,并进行系统方案设计,构建了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拥有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绿色化生产等应用场景。“相比改造前,企业能耗总量降低20%,运营成本降低10%,生产效率提高30%。”中辰电缆副总工程师朱勤芬以质量环节举例说,通过智能化装备改造、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了质量管控的智能化和敏捷化,形成了具有行业特点和优势的可复制数字化质量管理经验。
作为全市电缆行业“智改数转网联”的先行者,江南电缆自主研发了AI报价助手、电子红本、远程下单、电缆架空模拟应变试验等软件系统,并从德国引进全国首条斯凯特同心式高速绞线机生产线,为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赋能提速。江南集团董事局主席储辉说:“这些年来,企业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即电线电缆一头连着市场、一头接着科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法宝便是不断创新。”
行业龙头企业实力“出圈”,有力展现了我市线缆产业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发展带来的显著成效。目前,我市线缆产业链各环节形成了有规模、有优势、有特色、有潜能的“四有”格局,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家;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9家(国家级2家),建有省5G工厂3家、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9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1家(国家级5家),链上规上企业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30%。
品质至上 铸就口碑
昨天上午,走进位于徐舍镇的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经过绝缘、护套、检验等一系列工序后,一根根电缆制造成型,即将发往市场。
在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中超电缆为何还能如此红火?“坚持生产品质过硬的产品。”中超电缆董事长俞雷的答案看似简单,却是历经20多年市场磨炼的不二法则。作为工业领域的重要基础产品,电缆产品有两大特点:一是生产流程和工艺特殊,任一环节出现质量问题,整根电缆都得报废;二是功能重要、使用场合广泛,一旦出错,整个系统都要受影响。正因如此,在中超电缆,产品质量始终被视为企业的生命线。
为了确保质量,中超电缆从生产流程到管理体系创建了一整套独特保障机制。早在2015年,企业就开始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设置了管理质量副总一职,即现在的首席质量官。“我们执行精细化管理,针对原辅材料进厂、生产加工、成品出厂等,都制定了严苛的检验规范,并逐步确定30余个关键绩效指标,构建了质量考核体系。”企业首席质量官吴建红说,她对产品质量拥有一票否决权和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力。正是对品质的执着,让中超电缆赢得了用户信任,成长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国内线缆行业排头兵企业。
近年来,我市电线电缆产业集群依托国家农网建设、城网改造、网络建设、智能电网建设等契机,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转型为主线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并通过战略合作、兼并重组、股权融资等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市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但同时,电线电缆企业依然存在规模偏小、中低端产品为主、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为全面提升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水平,我市持续开展电线电缆行业质量提升行动,通过抓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实施品牌标准战略等7个方面工作,切实提高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水平。
提升行动中,中超电缆等一批电线电缆企业把生产、销售优质产品作为自觉行为,并积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努力拓展市场优质客户。全市各相关部门也立足本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其中,市发展改革委完善政策激励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全市电线电缆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支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升装备能力,鼓励企业引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互联网+”手段,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电线电缆行业专项治理、监督抽查等活动,全面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截至目前,我市电线电缆产业集群中有江苏省省长质量奖企业1家、无锡市市长质量奖企业4家、宜兴市市长质量奖企业9家、获“江苏精品”认证企业21家、省质量信用AA级以上企业21家。(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