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兆盛
立秋之后,蛙声已经变得稀稀落落,全然没有了仲春和初夏时的那般热闹齐整。尽管炎夏的尾巴还在热浪里恣意摆动,“秋老虎”仍在疯狂肆虐,但蛙声毕竟还是渐行渐远了。
可以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挽留住它,就像一江碧水,抑或一阵轻风……该离开的时候,它就离开了,看起来,似乎没有一丝儿留恋。
其实,在南方,蛙声除了与水相关,还与一种生长在水里的植物紧密相关,那就是水稻,准确点说,应该是早稻。
说早稻生长多久蛙声就响多久,应该没有多大出入。毫不夸张地说,早稻,就是在蛙声的轻抚和拥抱中长大、成熟的。蛙声最多、最密、最响、最壮观的地方就在早稻田,相比起来,池塘、沟渠还是逊色多了。尽管唐诗宋词中写蛙和咏蛙的场景以池塘居多,但我敢说,写得再多再好,也都比不上南宋词人辛稼轩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么优美,那么动人,那么经典。
惊蛰过后,几声春雷响过,几场春雨下过,几天暖阳晒过,天地间骤然变了个模样。夜幕一降临,不知从田野的哪个角落,开始隐隐约约传来久违了的零零星星的蛙声,听起来,似乎有点儿怯怯的,生怕一不小心,敲破了夜的宁静。
过了些日子,早稻播种了,秧苗出来了,蛙声也渐渐地密集起来,豪迈起来了。就在蛙声的鼓荡中,要不了多久,秧苗插下了,分蘖了。晚风吹拂,田野上绿波起伏荡漾,蛙声的浪潮滚涌着,一波越过一波,一浪高过一浪,撞击着夜空,淹没了村庄。再过一段时日,不觉间已是暑气初露的春末夏初,禾苗开始扬花抽穗了,这时节,蛙声最为嘹亮、高亢、雄壮,可谓每一个夜晚,都是高潮迭起,激情四溢……
每一声蛙鸣,都溢满了醉人的稻花香;每一阵蛙鼓,都预报着丰收的喜讯……
成片成片的早稻田,是蛙们谈情说爱、生儿育女的好地方,也是蛙们施展才艺、纵情高歌的大舞台,更是蛙们作为庄稼卫士冲锋陷阵、建功立业的主战场……
早稻走过了春天,还没走完夏天,就与蛙们匆匆道别了。蛙们呢,依依不舍地送走早稻后,或许是太累了吧,它们再也没有力气演出大合唱的节目了。是的,忙活了一春一夏,蛙们,是可以停歇下来,好好休息了。
又是一年秋风起。时序如期轮回,季节按时交替。不过,用不着担心,来年春风吹来的时候,早稻又将回到田野,蛙声也将回到田野。绿浪翻滚的田野上,必定又会是稻花香里,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