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五(5)班 毛琦楠
暑假的傍晚,一整天的日头把柏油路晒得发软,蝉鸣裹着热浪滚过街角,老王的烧饼摊像浮在热浪里的孤岛,他正站在炉前,汗珠顺着脸颊往下坠,砸在滚烫的炉板上,“滋啦”一声就化作白汽。
老王的烧饼物美价廉,是我在外婆家边最喜爱的烧饼摊。我站在棚子阴影里,看他赤着的胳膊被炭火烤得发亮,皮肤黝黑得像涂了层油。案台上的面团被热气蒸得发黏,他抓起一块,手掌往面粉堆里按了按,指尖沾着的面粉混着汗水,在案板上洇出星星点点的湿痕。
拇指顶住面团中心,用力往下按出个深坑,四指沿着边缘飞快地转动,指腹碾过之处,面团被揉得越发瓷实。他的胳膊上汗珠连成了线,刚流到肘弯就被高温烤干,留下一道道淡淡的白痕。抓葱花时,手腕抖得比平时急,大概是手被烫得发麻,翠绿的碎末里落进一滴汗,在面团上晕开个深色的小圆点,他用指尖一抹,把那点湿痕也揉进了面里。
收口时最见力气,他双手虎口相对,拇指往里一顶,其余手指顺着边收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捏出的褶子又匀又密,连一丝葱花都没露出来。面团在掌心转了半圈,成了个圆鼓鼓的球,往案板上一放,微微发颤。
擀面杖压下去,饼坯“噗”地铺开,他手腕左右碾动,动作却比清晨慢了半拍,大概是热得没了力气。饼坯越擀越薄,边缘被他用指腹轻轻一捏,翘起个好看的弧度,最后用竹铲在饼心划三道痕,每划一下,他都要侧头避开扑面而来的热浪,额前的头发早已被汗水粘成一绺一绺。
“啪”的一声,饼坯被按在炉壁上,炭火“腾”地蹿起半寸,把他的脸映得通红。他举着长柄铲在炉口候着,眼睛盯着饼皮的颜色,汗珠从下巴滴进炉膛,惊起细碎的火星。等饼皮烤出焦糖色,他手腕一扬,长柄铲精准地铲住饼边,把滚烫的烧饼挑进竹筐,动作快得像在跟热浪抢时间。
我接过烧饼时,纸袋装着灼人的热气,他的手碰过来,烫得我指尖一缩。那双手布满老茧,指缝里嵌着洗不净的面碱渍,混着汗珠亮晶晶的,掌心里的温度比饼还烫。
咬下一口,饼皮脆得发酥,芝麻的香气充斥着我的口腔,抬头看他又拿起面团,胳膊抡得更沉了,汗珠砸在案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很快又被热气烘干,像从未存在过。
走出很远,手里的烧饼渐渐凉了,可那股子带着汗味的焦香总绕在鼻尖。我忽然品尝到这口烧饼里的另一种滋味——是踏实,是顶着烈日,把辛苦揉进面团,把热汗烤进火候,让每个人都能从一口热乎里,尝出生活本该有的韧劲。
天边晚霞即将燃尽,在空气里留下了温柔的余温。
指导老师:陈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