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走出去”到“行稳致远”,“宜商”的足迹何以遍布全球?答案藏在市商务局精心构筑的“宜商出海”服务体系中。
翻开市商务局近年“宜商出海”“资源手册”,“宜商出海”服务体系一览无余——市商务局服务政策不断提档升级,涵盖了不同政策优势、产业特色,为企业海外落地提供方向指引;各类服务机构实时到位,让企业减轻海外风险、融资难等“出海”后顾之忧……在这些服务资源的支撑下,我市“出海”企业得以放开手脚搞经营、心无旁骛谋发展,不断拓展海外市场版图。
精准服务 敲门问需解难题
近期,市商务局外资科组织专人走访了我市多家重点外资企业,开展“政策上门、精准对接”专项服务活动。工作人员通过“一对一”政策辅导,将最新惠企政策精准送达企业,切实解决政策落地 “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各项助企稳企措施落到实处。在全球贸易壁垒加剧、产业链加速重构背景下,市商务局创新开展“敲门服务”专项行动,通过组建外资服务工作专班,主动下沉企业一线开展精准对接,采取“面对面”沟通方式,深入了解企业经营困难,同步做好政策宣讲解读,并为企业量身定制“一对一”解决方案,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确保全市外资企业经营质态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去年以来,工作专班已累计为超过 100家外资企业提供了上门服务。为企业平稳运行提供保障性服务的同时,市商务局更以前瞻性布局,着力提升外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科技创新领域,重点深化外资研发中心的培育工作。一方面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建立外资研发中心后备企业库,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申报采购进口、国产研发设备退税资格。另一方面,鼓励外资企业对接本土科研创新团队、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建立专业领域开放创新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在市商务局一系列措施的精准推动下,我市外资研发中心的建设成效显著。近日,江苏省商务厅发布2025年省重点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名单,我市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及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成功入选。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3 家外资企业入选省级外资研发中心培育库,2家外资企业获评省重点支持的外资研发中心。
高效搭台 借势出海拓新局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走出去”发展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之举。为帮助本地企业打开境外市场发展新天地,市商务局发布新一轮宜兴市贸易促进计划,对外贸企业在通关、外汇等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的同时,做好“广交会”“进博会”等展会组织参展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专业展博会,加快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助推我市对外贸易量质齐升。去年11月,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市商务局前瞻布局、主动作为,组织专门团队密集对接和拜访一批国际性机构、咨询公司和跨国公司,并围绕产业合作、跨国并购和ESG发展机遇等方面探讨合作可能。经过6天的现场观摩、对接,宜兴观展单位收获颇丰,累计意向采购金额超1.4亿美元,涵盖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装备、消费品、汽车、农产品、医疗器械等品类。在今年的广交会中,宜兴参展的企业数量与展位数量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共有57家企业参展,拿下121个展位,展品涵盖机械设备、建材、陶瓷、家居、办公文具等多个品类。其间,市商务局积极落实省、市关于广交会的指导方针,精心筹备参展工作,安排专人负责证件管理、市场调研、现场协调等服务,为参展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支持,并持续跟踪服务,组织专人现场督导,为企业全方位指导、答疑,助力我市企业拓展市场、争取订单。
与此同时,市商务局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建立完善常态化合作机制,重点利用贸发局国际展览平台等专业服务,精准组织企业参与国际展会,利用数字赋能线上平台,帮助企业开辟海外贸易新赛道。
靶向助力 描绘开放新图景
今年2月,宜兴市“出海”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用,平台整合了政府、企业、服务机构等多方资源,涵盖信息发布、政策解读、风险评估、法律咨询等多种功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融资、保险、法务及投资促进合作服务等五大核心服务板块,助力宜兴企业扬帆远航、链通全球。这也是市商务局多年来靶向助力企业“出海远航”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商务局积极作为,致力于为对外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稳健前行。
一方面,积极搭建宜兴市“出海”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全体系的服务。同时,遴选了一批综合实力优良、出海愿望强烈的企业,组建出海企业联盟,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另一方面,紧跟上级稳外贸政策动态,优化我市外贸稳增长若干措施。严格对照《宜兴市“外贸百企大走访优服务”行动方案》,精准服务企业;强化“政银信企”服务,帮助企业规避贸易风险。
为更好地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助力宜兴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市商务局更是全力以赴,牵头加快申建宜兴保税物流中心(B型)。目前,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协同有序推进任务落实。市商务局、经开区、宜兴海关等积极扛起申建工作主体责任,严格对照申建标准,制定了详细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针对具体环节的问题堵点和难点,提前介入主动解决,确保申建工作按既定时序进度推进。同时,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广搭开放平台,扩大以商引商效应,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入驻,为成功申建奠定坚实基础。保税物流中心一旦建成运行,将有效提升宜兴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质转型 链动全球强动能
据悉,目前,宜兴已形成“跨境电商+节能环保”“跨境电商+电线电缆”等特色产业矩阵,其中环保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全市近50家环保企业入驻跨境电商平台,通过“线上接单、线下服务”闭环模式,实现从单一设备出口向“技术+制造+服务”全链条升级。
面对企业“走出去”的痛点,宜兴正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近年来,市商务局积极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深度融合,提速外贸企业新业态转型,进一步巩固成熟市场和开拓新兴市场。一方面通过培育跨境电商重点龙头企业,加快线缆、环保、陶瓷等特色产业“触网出海”步伐,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另一方面引导跨境电商园区提档升级,深化公共海外仓等载体建设,为企业跨境电商业务开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与此同时,市商务部门更是加快实施“跨境电商提质发展服务行动”,会同海关、税务等涉外部门以及重点园区、街道,联合各方资源常态化开展为企服务,强化初创孵化、品牌营销、网站建设、跨境直播、涉外法律等专业服务供给,因地制宜优化跨境电商政策措施,加大跨境电商扶持力度,加快建立完善我市跨境电商产业链、生态链发展体系。
当下,国际经贸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我市不少外贸企业也在调整经营策略,紧抓国内市场机遇,实现均衡发展。在今年4月举办的“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活动中,宜兴至正陶瓷、陶瓷进出口、森茂竹木业、启达箱包、王者塑封、宇龙塑胶等6家外贸企业参展,实现实际成交额及意向成交额超260万元,国内市场的澎湃活力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信心满满。为此,市商务局持续加码内外贸一体化建设,聚焦外贸企业内销需求,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开展精准营销推广,不断推动外贸产品适配国内消费升级趋势。
据悉,通过品牌培育、渠道拓展、政策扶持等组合拳,市商务局将助力企业提升内销竞争力,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为稳外贸、扩内需、促消费注入新动能。
保障升级 护航企业兴外贸
不久前,市商务局、中国农业银行宜兴分行联合举办“宜出海 兴全球暨外贸外经新视野·政策赋能促发展”主题活动。来自全市100余家重点外经贸企业的企业家代表们参加活动。“外贸贷”等融资支持政策成为主题活动的焦点话题。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下,外贸企业对金融信贷支持的需求愈发迫切。在此背景下,为了让我市外贸企业安心“出海”,近年来,市商务局协同相关金融单位,实地深入企业“把脉问诊”,及时了解企业困难,不断优化“外贸贷”政策,推动银行推出无还本续贷、低利率信贷产品等,为中小外贸企业生产经营“输血补氧”,真正实现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外贸企业,切实构筑起企业发展的“金融护城河”。
“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不是只需要某一项或某几类跨境金融产品,而是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覆盖其出海全生命周期的跨境金融服务。”中国农业银行宜兴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分行围绕企业全球化经营需求,为外贸企业的进出口贸易、跨境投资等经营活动,提供本外币一站式跨境金融综合服务,助力相关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出口信保统保平台是地方政府与中信保牵头搭建,地方财政出资支持中小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规避海外应收账款风险的保障机制。我市统保平台享惠企业范围为出口500万美元至2000万美元的企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未来,该平台还将为企业提供风险兜底保障、助力市场开拓、优化融资支持等帮助,有效解决企业“出海”难题,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本版撰稿:记者 陆 乐 谢渴望 见习记者 堵 萍 (本版图片由市商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