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电影《恶意》中,导演陈思诚将网络暴力视觉化,并运用悬疑元素,试图为观众呈现一场关于网络暴力与人性的深度探讨。
纵观影片所表现出来的主旨,《恶意》成功地捕捉到了网络时代的社会痛点。影片以“滨江三院双人坠楼案”为背景,将自媒体乱象、网络暴力、公众舆论失控等现象搬上银幕,揭露社会困境,倡导积极公正的网络走笔。
从重庆公交车坠江案的女司机污名化,到刘学州事件中的媒体二次伤害,电影中展示出来的诸多内容都诠释了生活乱象,那句“你们不需要真相,只需要一个坏人”,道出了流量时代的社会痛点。
影片中,通过护士李悦被污名化为“小三”、母亲尤茜遭质疑“杀女”等情节,将故事矛盾一步步推向高潮。电影用写实的手法,展现了网络舆论引发的高度关注,引导观众对现实中类似事件进行反思。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映照,让电影具有超出娱乐范畴的社会意义,使观众对网络暴力的危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影片,演员至关重要。本部影片中,梅婷饰演的尤茜,将一位在女儿离世的崩溃与被网暴时的绝望之间挣扎的母亲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表演堪称窒息式,从表情到眼神以及肢体行为等个人全貌,均体现了角色的痛苦与无奈。而喜剧演员出身的张小斐则成功地演绎出了媒体人叶攀在道德困境中的挣扎,特别是当弹幕对她由赞扬转变为攻击后,她嘴角的职业性假笑与眼神中的慌乱形成了讽刺意味的对比,体现了角色内心的复杂与纠结。这些演员的倾情演绎,为影片所想要表达的深刻内涵提供了有力的角色支撑。
本片并非单纯地转接网络时代的社会现实,而是巧妙地使用电影方面的视觉设计,将热搜词条、流量数据等元素转化为视觉语言,让抽象的网络暴力具象为银幕上可直观表达的符号,这种创意式的手法增强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能使观众切身体会到网络暴力的可怕之处。
《恶意》在剧情和叙事方面,用镜头转场和视角拼贴来营造谜团,观众因此产生心理上的紧迫感,强化了观影效果。情节反转也调理得很丰富,比如晨晨作为叶攀的助理,她前期表现出的崇拜与后期的背叛之间有着直转急下的轰动效应,“陈福军女儿”这一身份的揭示也具备了突然性,让影片的谜团更为深刻。
当然,电影《恶意》中也有一些设计上的欠缺,比如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时略牵强,转接时的流畅度不足,但这都不会影响本片揭开社会痛点、洞察社会现实的影视意义。电影以密集的反转和符号化的人物来承载沉重的社会议题,以期唤醒人性的良知,肃正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这体现了其作为暑期档电影的独特魅力。(陈 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