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日期:01-20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商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龚励
淘汰下来的家电、置换下来的旧手机、不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孩子穿不下的衣服……这些闲置物品,你会如何处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买卖闲置物品的人群规模越来越大,二手交易成了一种时尚潮流的生活模式,相关网络二手交易平台也逐渐火爆。
“清理家中闲置物品的最好方式就是能卖则卖。”临近春节,市民张女士从家里清理出一些不常用的物品,将它们挂在二手交易平台售卖,她告诉记者:“我喜欢摄影,但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了,每年都会出新品,淘汰的旧品放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转卖,正好可以买新的。”她表示,这样既能享受闲置物品交易的乐趣,又能减轻购买新品的压力。
如今,二手交易的商品种类已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记者打开某闲置物品买卖平台,上面的商品五花八门,有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也有厨房用品、家居用品、化妆品等生活用品,甚至还有邮票、字画、纪念币等收藏品。可随着线上二手交易规模不断增加、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类交易纠纷也时有发生。采访中,多位市民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手机买回来以后,我开机试了试没发现问题就签收了,没想到才用了两天就发现摄像头不清晰,找卖家反映情况,他却说是我自己弄坏的,并且货品一经签收就代表验过货了,真是百口莫辩。”市民谢先生说,一时间他也没法说理、只得认栽。
大学生小周通过某二手交易平台转卖部分衣物。“买家收了货,却坚称衣服有质量问题,要求退款30元作为补偿。”小周告诉记者,由于衣物购买有段时间了、没有留存购买凭证,最后只好协商退了买家20元。
对此,谢先生和小周都表示,二手交易平台应全面提高准入门槛、设置必要条件,如:对用户资质审核、信息绑定、建立诚信档案、把控交易流程等,力求从源头上保障货源品质,更好鉴别买卖双方的诚信度。同时,还可分别对买家和卖家设置惩罚办法,如发现恶意欺骗行为,除了封号、还应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