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捧牢“一碗饭” 用心办好民生“食”事
日期:01-20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宋婧 王璇 吴迪) 办好小食堂,服务大民生。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天宁区瞄准老年助餐这一“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利用该区老年助餐起步早、探索多的优势,精准服务捧牢“一碗饭”。
12月6日上午10点半刚过,位于茶山街道丽华一村社区的“龙游·丽”厨房就热闹起来了。随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更新升级,这里的社区共享食堂也迎来了试营业。“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一口热乎饭,心里暖洋洋的。”丽华一村社区居民李盘英赞不绝口。
这个社区共享食堂就设在丽华一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今年,在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升级改造过程中,社区充分考虑居民诉求,决定推出老年助餐服务。
“为了让居民能吃到优质、可口的饭菜,我们引入了第三方机构,向社区全龄段居民开放。”茶山街道丽华一村社区书记鲍莉介绍,60周岁以上老人每餐可享受补贴5元,自己再花7—10元,就能吃到一大荤一小荤一素一汤一饭的饭菜。
“家门口”建起的“共享食堂”越来越多。据介绍,茶山街道有户籍老人2.7万人,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老人享受到助餐服务。其中,由天宁区政府联合龙城灶推出的共享食堂——茶饭小馆是人气最旺的一家。
茶饭小馆以“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的形式让群众得到实惠,街道内60周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5元补贴政策。茶饭小馆负责人王春梅介绍,共享食堂运营5个月以来,日均助餐量超2500人次。茶饭小馆还不断优化服务,增加了助餐收银柜台,多种模式结算,减少老人排队时间;对于困难群众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则提供送餐上门、送餐上桌等服务。
群众的需求便是工作的方向和动力。今年以来,天宁区聚焦老年群体需求,围绕助老“食”事展开调研,谋划“一餐一策”,出台系列老年助餐服务扶持政策,制定老年助餐工作指南。
布局“一区一点”,全区配置52个老年助餐点,老年人步行到助餐点堂食或取餐平均时间5—10分钟,目前全区老年助餐日均供餐量达5500份。
探索“一厨一店”,建设镇街级中心厨房、“共享食堂”。据悉,约1.15万平方米的天宁区中央厨房项目已列入民生工程清单,通过建设区级中央厨房助老集配中心,与共享食堂门店实现有机协同。
同时,天宁区还设立养老服务专项资金,建立老年助餐企业库,确保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