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头部重创休克,输血8000毫升救回
日期:01-20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青 七轩) 45岁的李某在厂里从事数控机床工作,前不久工作期间,不慎被冲床砸伤头部及胸部,头部、嘴里鲜血直流,当即陷入昏迷,工友呼叫120紧急送往市七院急诊医学中心救治。
李某被送至市七院时,血压仅50/30mmHg左右,处于休克状态,如不及时救治,很可能因失血性休克而导致死亡,市七院急救团队立即启动重症患者抢救绿色通道。
急救团队对伤口加压包扎止血、开通中心静脉通路补液、输血纠正休克状态,同时完善进一步全面检查。诊断显示,李某受伤多达15处,包括特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颅骨多发性骨折、头皮开放性伤口、前颅凹骨折、肋骨多发性骨折、创伤性气胸等,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经急救团队积极抢救治疗后,李某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满足手术条件,被迅速推入手术室。
此时,救治闯关才刚刚开始。一方面,虽然及时补液输血维持住了血压,但李某仍在继续流血,加上已经陷入休克,随时还会因为病情加重导致死亡;另一方面,时间不等人,李某脑部重创,如此大的开放性伤口要马上清理,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耽搁一秒,脑部的永久创伤就多一分。
手术、麻醉、输血等救治团队立即分工协作。输血科一边调出所有库存血液供应手术,一边迅速派车前往中心血站调血支援,保障患者的紧急用血。手术室备好手术器械,麻醉师进行全身麻醉……一切有条不紊开展。
第一步是止血。在输血的同时,手术团队通过电凝、骨蜡等方法对颅内不同部位出血点由外及内、由浅入深进行迅速止血。
第二步是颅内清创。粉碎性骨折贯穿颅底,碎裂的骨头要取出清洗消毒,脑血肿要及时清除,才能稳住颅内压。大面积的颅内清创,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和颅内感染,对患者后期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在拼手速的同时,团队每一步都要仔细做好无菌工作,防止后续继发感染。
经过数小时紧张的手术,头颅清创完毕,李某生命体征稳定,被送往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输血量高达8000毫升,相当于把人体的血液换了2遍。
术后一周,李某意识逐渐恢复,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颅内感染和伤口感染。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李某意识清楚,已经能够生活自理,后续将通过康复训练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此次抢救,各医疗团队相互配合、衔接流畅、救治规范,充分体现了医院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
市七院是常州市医疗急救东部中心,也是区域内唯一的市级综合性三级公立医院。近年来,市七院不断整合多学科力量,强化“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三大中心建设,组建多学科团队,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实现高危因素的全程管理以及急危重症的有效救治,大幅降低患者因为路途遥远而耽搁救治时机的发生率,为区域百姓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