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需要“双向奔赴”
日期:01-20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5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浙江杭州张瓦匠在工地干活时尿急,便找了个隐蔽墙角放水,被一名恰好路过的女子瞥见。女子竟冲上来,说被脏了眼睛,要求瓦匠赔偿精神损失,还要放鞭炮、买新衣服去晦气。在民警的调解下,张瓦匠赔了3060元。
随地大小便当然是不文明行为,作为在建筑工地干活的瓦匠来说,因为此事赔了3060元,实属不小的经济损失;并且此事并不是根据法律条文的处罚,而是对路过女子瞥见后的精神损失,实在是有点“心梗”。
讲究文明,不随地便溺,当然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质,也是文明社会的诉求。但社会文明不仅是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也需要社会设施、社会管理的配套,需要“双向奔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成为市民,但他们的生活习惯行为可能还停留在农村层面。因此,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让其了解文明的意义、规则和要求,进而改变多年形成的生活陋习,与城市现代文明接轨;一方面也要加大生活设施的便利性,如在建筑工地设立简易厕所,在一些小区设立公厕,设立醒目的标志,为他们如厕带来方便,从源头上减少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同时,文明意识的建立和强化,文明行为的习惯,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更需要以宣传、教育、提醒、警示为主,而不是以文明的名义“狮子大开口”,趁机敲诈赚一笔。只要以合理的方式和办法,让不文明者受到教育警示,进而在以后加以改进,这才是文明“双向奔赴”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