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在韩村”:用艺术唤醒乡村活力
日期:01-20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运河拍客 上一篇 下一篇
蛙声蝉鸣夏日长,走进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委韩村,竹深树密,白鹭翩跹,绿水环绕。沿着曲折的堤岸,6幅2.4米高的荷花图静静竖立在池塘边,风起,池中濯涟漪。
光影作用下,层层叠叠的荷叶好似铺陈在水面,叶底则游鱼动影,忽隐忽现,在一片墨彩交融中,描绘出一片雾合烟围的江南荷塘。
温婉可亲,铺陈奇丽,不禁让人想起书画大家谢稚柳笔下的荷。日前,一场由常州工学院江南乡土文化创意研究院策划发起的“稚在韩村”大地艺术展,正在这个小村落里悄然绽放。
谢稚柳,原名稚,字稚柳,是近代国画大师,同时也是著名的书画鉴定大师。“众人只知谢稚柳祖籍常州,却不知他祖先曾于明朝时期迁居到了韩村,这儿就是他的祖籍地。”谈及谢稚柳,常州工学院江南乡土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苏卉君迅速打开话匣,“可以说,谢稚柳是韩村的文化之根,所以,我们想通过大地艺术创作方式,唤醒千年古村的文化记忆。”
“为了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团队一整个月都呆在韩村进行实地创作。”苏卉君说,他们从谢稚柳的荷花图里汲取创作灵感,将荷与塘、塘与水巧妙融合,同时选取谢稚柳的20幅花鸟图复刻在韩村的屋宇老宅间。
其中最大的一幅画,18个人画了四五天才完成。“我们先设计效果图,采取了裸眼3D的效果,将村里的古银杏、飞鸟等元素呈现在画中,实地作画让我们思维更开阔,体验很好。”参与项目的学生王哲说。
常州工学院江南乡土文化创意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致力于梳理、研究、重塑、推广常州乡村文化。作为院长,苏卉君大量研究常州文史,并从中钩沉出不少地方文化名人,谢稚柳便是其一。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当地打造一座展现谢稚柳著作及‘朋友圈’文献馆、美术馆,让韩村百姓的回忆成为更多人的相遇。”苏卉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