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种出一座“多肉花园”
日期:01-20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常州新闻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吴燕翎 邵春燕
新北区罗溪镇龙珠山村,“句号的花园”小有名气。这个“花园”的主人,是长得高高大大、爱种花草的“90后”小伙朱晓恬。
最近,朱晓恬大部分时间在大棚里,忙着授粉、产种。他会拿上一把小刷子,蘸些花粉,涂抹到雌蕊上。“授粉后种荚会裂开,成熟后种子就会自然掉落,手动收集就可以了。”朱晓恬介绍。
从7000元启动资金起步,跨界创业近10年,朱晓恬的“多肉花园”已经从最初的3000多平方米拓展到5000多平方米,实现年销售百万余元。
“卖种子,是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的。”朱晓恬还记得10年前他的“第一桶金”,就是来自多肉种子销售。他说,当时,许多多肉种子是从国外进口的,卖到国内价格能翻几番,他就是从这一商机起步的。
赚取“第一桶金”后,朱晓恬开始专注于多肉的种植和种子繁育。第一年大棚的母本开始开花,朱晓恬对其进行了第一次授粉,结果很成功,打出了大棚的第一批种子共计500万粒。在刚打出种子的第一个星期里,他便以3角1粒的价格卖掉了40万粒种子。
这次成功让朱晓恬看到了独立研发的价值,他开始大力发展母本培育,并搭建了1000平方米大棚。虽然近年来多肉市场起伏频繁,但朱晓恬的经营更加稳固。同时,依靠棚内自动化喷淋、自动遮阳等高效农业设施及对种植品种不断进行杂交优化,产量有保证,更可以应对多变的市场。“这几年,多肉市场很不稳定,前几年炒到1000多元一盆的品种,今年变成几毛也很常见。所以,做农业也要不断创新,自主培育新品种也是如此。”多年来,他每年稳定培育20多种新品种。
如今,朱晓恬的多肉基地有3个大棚,占地5000多平方米,共有植株30万余株,60余个品种,一株的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全国合作商户多达几十家。
今年,朱晓恬试水了直播,每天晚上8点开始,在大棚里架上手机,向网友介绍多肉及其种植知识。起步阶段,每天有2600多人观看,销售额也能达几百元。当然,多肉的批发零售单也每天不断,这两年大热的山地玫瑰,目前在棚里种得最多,市场销量也最好。 朱臻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