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阶段成果发布
日期:01-20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现代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尤佳) 转变学习方式,赋能质量提升。4月7日,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领衔的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依托学科教室建设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阶段成果发布。
2018年起,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开展学科教室建设,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通过建设集普通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网络室等于一体的学科教室,服务师生,促进学科资源有效配置,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经过5年的建设,目前,该校共有学科教室5间,涉及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个学科。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实践需求。学生通过走班、学习小组、社团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在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改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复杂科学知识的空间和系统认知能力。
各个学科目前已形成了相应的学科范式。学校创建了“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流程”模型、“探究实验教学流程”模型,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悟问题”和“网络书籍问题探究—实验区域合作体验—白板讲台分享评价”,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活动中,由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校长潘卫平、副校长王沈华撰写的《学习的变革——基于学科教室转变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发布。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天宁区初中校接受赠书。
据悉,依托该项目成果,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于2022年申报了天宁区教育教学“高品质三全项目”,并成立了以潘卫平校长为团长的学校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成果项目推进方案。学校将开展关联项目的建设与推进,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积极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与优势,提炼更加科学与实用的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成果,提升学校办学内涵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