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担当”护航法治营商环境创优升级
日期:01-19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法苑 上一篇 下一篇
编者按
近年来,全市法院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持续优化完善法院工作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法苑”专版正在陆续刊发我市七家基层法院院长的署名文章,撷取各自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向广大市民汇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法治水平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人民法院的职责所在,也是司法适应新形势、把握新常态、融入新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常州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司法职能,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多点发力,攻坚突破,始终将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优环境、强创新,担当营商环境的“建设者”。近年来,常州经开区法院不断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发挥破产审判“积极救治”和“及时出清”功能,强化府院联动,在破产案件办理过程中实现化解不良资产、维护债权人权益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多赢效果。在某新能源企业破产重整案中,法院通过引入异地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进行战略投资,形成产业互补,推动清洁能源在新场景、新技术上发力,预计三年内实现年销售额3.5亿元。该案入选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在护航新能源企业发展方面,法院还打造“五心惠企”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程,为37家新能源企业进行“法治体检”,为新能源之都建设贡献司法力量。在某房地产公司破产清算案件中,法院仅用半年时间公开拍卖、变价破产财产12亿元,并优先清偿购房业主债权3亿元,提速盘活“僵烂闲”资产,有效维护民生权益。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坚持协同保护导向,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机制,设立知识产权法官工作室,实现知识产权案件一站式调处。强化多元联动,联合市监局、市中院等单位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培训、举办新能源产业主题沙龙,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推动优化创新生态。
惩犯罪、保平安,担当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者”。近年来,常州经开区法院深入推进平安经开建设,强化涉企权益保护,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维护金融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权益。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助力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强化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加强对恶意违约、逃避债务、失信行为、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治力度,积极营造依规经营、创新创业、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022年以来,共审结买卖合同、不正当竞争案件3348件,发挥“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的示范作用,1件案件入选第一批江苏法院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妥善审理股东知情权、股权转让等公司类纠纷,有效甄别利用诉讼恶意低价转让股权、逃避债务等行为,最大程度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审结“融盈国际”虚拟投资平台、“高德汽车APP”虚拟租车平台诈骗系列诈骗案件,全力办理“保和中医”互联网诊疗诈骗案、张某虚拟投资平台诈骗案等典型案件,维护清朗安全网络环境。
维稳定、惠民生,担当司法公正的“捍卫者”。近年来,常州经开区法院坚持司法服务便民利企,通过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强化案件繁简分流、持续推进诉源治理,全力打造优质便捷的服务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辖区各类协会、商会创建共建共治新模式,全方位推进多元共治。建立示范裁判机制,推动房地产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实体化运作,与住建部门携力化解千余名业主集体维权等群体事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持续推进民间借贷协同治理,依法审理金融借款、融资担保、民间借贷、小额贷款等金融类案件,引导金融行为规范化,严格审查金融借贷、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各类费用收益水平,及时甄别并严厉打击“职业放贷”“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和谐稳定金融环境。构建阳光司法机制,促进司法公开深入人心,坚持“订单式”“菜单式”普法,2022年来,共庭审直播案件4554件,提升社会知法守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