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日期:01-19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新时代以来,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实践探索的不断丰富,我们对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先进生产力的作用,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崭新概念,并深刻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根本方向。

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的决定性力量。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需要有生产力的推动。

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要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构建新的生产力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高速增长阶段,更多地依靠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在数量上的扩张来推动经济发展。当要素数量的增加已经无法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新的生产力就呼之欲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这与过往的生产力理论既相联系,又有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依然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但突出了“优化组合”和“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两个特点,从而构建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资源、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需要与新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更优化的生产流程。同时,技术提升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通过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转型传统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使新质生产力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新的生产力理论也包含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不仅是发展命题,更是改革命题。要围绕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资金的良性循环,建立起有效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优质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才能进一步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效协同。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特征是“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新的经济变革、以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各个方面凸显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重要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力是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能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装备,适应新业态的新型人才,展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的劳动力变化的新趋势,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劳动者的认识。

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资料是实现了智能化、高端化升级的新型设备。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快发展,智能传感器、自动装配线、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仓储系统、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设备等成为新型劳动资料,用好这类劳动资料需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交互推进,加快生产的线上线下场景有机结合、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新劳动资料克服了机械化生产中的被动性和重复性,呈现出鲜明的抽象性、交互性和智能性特点。

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既包含新能源、新材料、合成生物等物质对象,也包含大数据和电子信息等非物质形态对象。随着资源能源消耗压力的增加,新能源、新材料、合成生物等成为新产业发展的重点对象。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等要素则打破了对传统劳动对象的认识,这些要素越使用、越共享,其价值就越大,且不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大幅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也成为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新发展理念完全契合,同样也符合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点,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联系紧密,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协调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体现,新技术的运用、新产业的出现,不仅能够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重目标的齐头并进,而且还可以打破实体空间的城乡分割和区域差别。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构成新质生产力的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低碳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打造低碳化的能源系统、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可以更好帮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推动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开放是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要载体,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全球资源的整合与配置,因此,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良好的国际经贸合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重要基础。共享是新质生产力的必然结果,新质生产力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公共生产力,它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也可以通过新技术的运用,为人们提供更为便利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