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康复,让他重获新生

日期:01-19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3版:健康沙龙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赵晓阳 蒋婷

1月10日,钟楼区北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室内传来一阵欢呼,因高处坠落而重伤的患者高先生,经过半年多精心的康复治疗,终于迎来了无辅助行走的一天。

“我从前只能躺着,现如今能恢复到可以自己走路,我真的没有想到。多亏了你们的帮助,感谢这段时间以来的治疗与陪伴,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新年礼物!”患者高先生激动地握着医院康复科主任程如山的手说。

“他下肢肌力减弱明显,起坐都困难,身体状况比较差。”程如山说,2023年5月,42岁的高先生饮酒后不慎从4米高处坠落,致全身多处伤,随即出现胸痛、活动障碍,被120转送至市一院重症医学科。入院后立即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抗休克、输血、左侧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先后行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和踝关节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术后高先生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辗转间,他听说北港中心是江苏省康复医学专科联盟理事单位,也是市一院康复医学的孵化中心,便下转到北港中心康复病区进一步治疗。

7月11日起,为了帮助高先生尽可能恢复肢体功能、早日康复,程如山带领中心康复科团队,针对他的情况特别制定了截瘫肢体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抗阻肌力训练等治疗项目。

“程医生,这个动作明明我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了,为什么还要不停地练啊?”日复一日重复的训练,让高先生倍感疲惫,心生疑惑。程如山耐心地向他解释,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主要依靠功能性活动的反复强化训练来促进功能的恢复。

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治疗中,康复医师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记录坐站训练的高度,循序渐进地提升训练难度。在治疗室内,每天都能看到程如山陪着高先生进行康复训练的身影。

在康复团队成员的细心指导下,高先生经过6个多月针对性训练,已经能在无辅助下行走。这一站一走,站起来的是坚强,是希望,走出去的是自信,是重生。

程如山感慨:“在基层工作三十载,我见证了无数患者喜悦的面孔和重获健康的笑声。正是这些打动人心的瞬间,激励着我们康复团队与每一位坚强的患者共同拼搏,不泄气不放弃,一起勇敢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