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法院”搬到百姓家门口
日期:01-19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舒翼 陈志强 余晓涵) 一间10平方米的门面房被隔成两半,一半是诉讼服务区,提供网上立案、提交材料、案件查询、文书打印等服务;另一半是视讯服务区,可进行在线调解、在线听证、在线开庭……这是记者近日在钟楼区飘香路社区“龙城e诉中心”看到的一幕。
一个小小的“e诉中心”,把一家能够实现大部分诉讼功能的“微法院”,搬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作为常州智慧法院建设的创新成果,“龙城e诉中心”最近入选江苏法院2023年司法改革案例,并被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2023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收录。
为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22年6月21日,首家“龙城e诉中心”在溧阳市上兴镇一家电信营业厅上线。该中心依托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通了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当时,上兴镇的赵律师代理了一起金融贷款纠纷案件,本打算去溧阳法院起诉。当他偶尔看到这家“e诉中心”后,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这里。在导诉员的指导下,赵律师完成了信息填写、资料上传,提交审核后,系统很快跳出“已成功申请网上立案”页面,整个过程仅用5分钟。“在离法院30公里的电信营业厅内,就能快速完成立案,真是太方便了!”赵律师兴奋地说。
据市中院信息技术处处长谢周鹏介绍:“‘龙城e诉中心’主要服务两类群体,一类是法庭无法覆盖的偏远地区乡镇居民,另一类是律所、司法服务站、法律服务中心等场所的高频诉讼群体,让律师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立案、庭审、阅卷等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立28家“龙城e诉中心”,累计提供各类在线诉讼服务2800多次。
市中院院长曹忠明表示,依托“龙城e诉中心”,法院将进一步深化法官进网格工作,提升法院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院长张建认为,“龙城e诉中心”的设立,真正体现了“群众需求在哪里,法院的诉讼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司法为民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