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新桥二村:老小区“变形记”
日期:01-19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王淑君 余甜萍 陆士卿
立冬之后,夜色向街巷渗透的时间越发早了。但路过位于市中心的荷花池街道,主干街道灯火通明,车辆川流不息。刚刚改造好的西新桥二村,也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位归家的居民。
“我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小区的各类设施是跟着我一起慢慢变老的。对这里,我有感情,但房子越来越旧,配套设施年久失修,住得确实不舒服。这次改造后,环境变了样,心里舒畅了,生活幸福了!”瞧着簇新的小区环境,居民承玉英感慨道。
西新桥二村始建于1985年,是荷花池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四期项目之一,整个新村共117栋楼、226个单元、2710户居民。外立面出新、屋面修补、道路道板出新、雨污管网改造、景观绿化提升以及专业管线整治……经过近一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居民们感受到以“新”换“心”带来的幸福生活。
道路拓宽,楼房“穿靓装”
西新桥二村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灰灰的墙、矮矮的楼一直是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如今,不仅整个小区都进行了外立面整治,道路也拓宽一新,让小区居民对环境改善深有体会。
“这次改造后不仅面子新了,就连里子也得到了修葺。”徐留成是西新桥二村的一位老居民,他告诉记者,不仅是自己家,好多人家房屋漏水发霉,或是其他需要修缮的地方,在这次改造中基本得到了有效解决。据了解,此次改造修补屋面防水2.3万平方米,漏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修缮房屋构件96幢,安全隐患得到有效降低。
同时,西二村菜场及周边外立面改造提升涉及外立面出新2480平方米,沿街商铺店招更换190平方米;通江南路58号综合服务大楼外立面出新6400平方米;屋面防水2000平方米。
此外,围绕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再提档,专门实施了大湾浜路改造提升和崇学路道路管道市政改造。涉及路面改造、管道改造、杆线整理、杆线入地。“以前路面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季蹚水过‘河’,走路都要小心翼翼,实在不方便。现在一点不需要担心了。”居民周雪娣笑着说。
一老一幼,改造体贴入微
“这里有阅读室,还有攀岩墙,带着我家小宝一玩就可以玩半天。”在这次改造的西新桥二村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中心,一位二宝妈妈带着女儿在活动室玩得不亦乐乎。这个活动中心设置了老年多功能活动室和幼儿亲子活动室,是社区闲置用房改建而成。
西新桥二村60岁以上老年人有3568人,约占社区总人口的38%;0—3岁幼儿占街道幼儿总数的17%。为营造全龄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借助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荷花池街道对社区公共空间、闲置苗圃进行了提升改造。社区户外公共空间增设了43套休憩石桌石凳,10张休憩座椅,3个无障碍坡道,5个凉亭,2套儿童游乐设施,并规划建设了10个健身休闲区。为了方便老年人上下楼梯,这次改造还贴心地在居民楼道内新增了321个休息椅。原西新桥幼儿园也将改造为荷花池街道一老一小服务中心,目前已进场施工,主体建筑年底竣工,计划打造全区首个5A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设施改善,真正惠民便民
暮色降临,西新桥二村居民谭友明以往回家总要在周边转一个大圈,才能找到停车位。如今,经过改造后,小区新增了180个机动车停车位,让他接送孩子方便了很多。
“以前我们除了停车难,电动助力车充电也是问题。但现在,不用我们自己‘飞线’,有专门的充电车棚,往端口上一接,真的方便很多。”居民王菊萍说道。据了解,此次改造新增69个非机动车充电棚1030个充电端口、新增机动车公共充电桩20个,停车难、充电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不少硬件配套设施也都在这次改造中得到有效解决。比如,实施了北新巷散居楼与五星街道新中村相邻道路及管网改造,改造道路总长约500米,面积共4000平方米,涉及主路、支路排水管道改造与路面同步改造。同时,西新桥二村新增125处视频监控设备,小区安全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