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金融“活水”养肥大闸蟹

日期:01-19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马静 通讯员 英俊 蒋丹

张锡英在金坛经营着300多亩蟹塘。“稻熟江村蟹正肥”的时节,塘里的大闸蟹集中上市,捆扎、包装、发货。尽管天天忙得脚不沾地,但张锡英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家养的精品蟹,公蟹每只有7两、母蟹每只有5两。”

回望这十来年的养蟹之路,张锡英说,养蟹的辛苦,只有身在其中的蟹农才知其味,“这么多年我能坚持下来,多亏了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对我们这些蟹农的扶持,一路陪伴我们成长。”

张锡英回忆,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对她的金融支持,从她刚起步的那几年就开始了,“我起步时只经营几十亩蟹塘。”都说万事开头难,蟹塘的租金、饲料、水电、人工成本,哪哪都要钱,再加上彼时塘里的产品单一,除了螃蟹,没有养殖其他副产品可供销售,流动资金因此相当紧张。“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银行接触的,没想到对我这种小规模的蟹农,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儒林支行也很乐意给我贷款。”张锡英感激道。此后,靠着当地优质的自然资源和自身的辛勤努力,张锡英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仅在儒林当地的养殖规模就达到200多亩。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为其提供的贷款也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增加到了300万元。

近两年,张锡英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之路,螃蟹的质量上来了,销路也打开了,可这几年连番上涨的蟹苗、饲料、人工等成本又让她头疼不已,再加上近年受消费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叠加普蟹大丰收,供应充足,普蟹的价格较往年同期下降了30%—40%,张锡英再次为资金犯了愁。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儒林支行在走访中获悉了她的难题,综合考量了其资金缺口及风险把控等因素后,为其办理了该行产品“农担贷”,为其提供了150万元流动资金,不仅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还大大降低了她的融资成本。“我以前申请的是信用贷款,如今给我转换成了‘农担贷’,我算了一下,每年利息就降了三四万元。”

这样生动而鲜活的例子,在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并不鲜见。儒林支行行长庄清坦言:“农户都是靠天吃饭,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小。越是扎根基层,越是了解农民的不易,也更清晰地理解金融扶持‘三农’的必要性。”

近年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坚持“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今年秋收时节,该行及早部署、抢抓农时,组织各网点摸排调研养殖户购销、农户种植销售等金融需求,备足信贷资金,优化信贷流程,加大信贷政策倾斜力度,确保全方位做好秋收期间金融服务。

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3391.71亿元,比年初增加343.28亿元,增幅11.26%。其中,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92.48亿元,比年初增加371.38亿元,增幅17.51%,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