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虫语
日期:01-19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时间以一种缓慢前行的方式,经历了春的绚烂,夏的繁茂,又悄无声息地浸进了清秋时节。
一直以为秋是一个很特别的季节。一方面是极致的艳丽,满山秋叶斑斓,黄花堆砌;另一方面又是无边的凄清,树木凋零,落叶翻飞。一方面饱胀着丰收的喜悦;另一方面又充斥着无比的萧条。一方面是秋阳高照,神清气爽;另一方面又是秋雨绵绵,思绪无穷。秋是极富张力的,就像大自然的两副面孔,晴雨相承;又像人类的两种神情,悲喜不定。
秋夜独行在燕山之下,晚风微凉,时时从草丛中传来窸窸窣窣的虫语之声。那声音时断时续,时有时无,时而高亢如鸟啼,时而低沉如叹息,时而如独奏,时而如合唱。我不知道这些秋虫隐藏在哪片草丛,就像这些秋虫并不知道我在关注它们一样。我也没有见到它们的身影,只有那缠绵悱恻的声音响彻耳膜,时时在耳,声声入心。
秋天的虫语以蟋蟀为主。我一直以为蟋蟀的声音如鸟啼一样,是从嘴巴里发出的。偶尔看过一份资料,才知道蟋蟀的声音来自于翅膀的震动,翅膀一张一合,相互摩擦,便可发出悦耳的声响,所以,我们听到蟋蟀的声音大都是它们活动时发出的声响。有时,在草地边缘行走,也可听到蚱蜢、竹蛉、蝈蝈的叫声,这些秋天的虫儿在草地上、在叶丛中、在灌木林里,快乐地觅食嬉戏、休养生息,这里是它们的世界。秋虫的地盘秋虫做主,我是不应该打扰它们的。
秋天的虫语是无时不在的,无论是在晴朗的白昼,还是在幽静的夜晚,那细细碎碎、唧唧切切的声音就像小夜曲,又像口琴声,响彻在秋天的野外,用“低吟浅咏”形容再妥帖不过了。
秋天的虫语是历经时间漫漶的。我记不清楚第一次听虫语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只记得儿时在老家的窗下常有这样的声音,那声音伴着童年的记忆一直回荡在耳边,萦绕在岁月深处。那轻轻柔柔的声音里有故乡的全部记忆:门前葱葱郁郁的杂树,路边茂密的狗尾巴草,村前一望无际的稻田,高岗上蔚蓝如洗的天空。那些弥漫了无边乡愁的悠远记忆,就同这绵绵不绝的虫唱一样,无比真实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秋夜的虫唱应该是大自然的恩赐了。它虽然不似春天清脆的鸟语,也没有夏蝉的鼓噪高亢,但它缠缠绵绵,自有一番韵味。它无法像鸟儿飞翔于天空,俯视苍茫,也不能像蝉儿歌于树巅,居高声远,它们生活在底层,委身于草木,但也从不消沉,不泯然于众,不自甘堕落,努力发出来自于大地的声音,那便是动人的乐章了。
历代吟咏秋虫的诗句比比皆是。如《诗经》里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蟋蟀也应该是人类的朋友了。白居易说:“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秋虫愁耳,那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黄景仁说:“莫以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春鸟秋虫自作声,我们也如是,每个人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那是倾诉,也是呐喊,更是生命的赞歌!
行走在秋夜,聆听着声声切切的秋虫呢喃,夜越发幽静,脚步也越发轻快,这样的秋夜是美好的,人间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