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全脑血管造影开辟“新”通道

日期:01-19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青 七轩) 王老先生年过七旬,3个月前出现头晕症状,同时右侧肢体相比左侧明显乏力,便到市七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神经外科团队为其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后,发现病因为右侧椎动脉狭窄。

神经外科团队随即为王老先生开展了右侧椎动脉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手术,手术顺利。然而这次全脑血管造影,医生采用的是经股动脉穿刺技术,穿刺后王老先生需保持固定姿势8小时、卧床24小时,给术后生活带来了不便。3个月后,王老先生再次进行血管造影复查,神经外科团队经过讨论,为减轻术后的不便,决定采用技术难度更大,但患者体验更舒适的经桡动脉穿刺技术。

市七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梅小波介绍:“经股动脉穿刺和经桡动脉穿刺是冠脉介入治疗(PCI)常用的两种入路方式。股动脉血管粗大,穿刺难度相对较小,但存在止血难度大、病人术后需卧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缺点。随着器械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选择桡动脉入路。”

经过开展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神经外科团队发现王老先生植入的支架依然还在原位,铁壁良好,颅内各血管大小、形态也未见明显异常,这些都显示复查结果良好。

术后,王老先生马上就能下床活动,高兴地说:“这次手术感觉太好了,终于不用像上次那样躺好久了,整个人也轻松了很多。”

梅小波解释,相比于传统的经股动脉穿刺,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只需在手腕部穿刺,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引起的不适和痛苦,且穿刺部位出血少,术后护理照料更方便安全。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大大缩短了住院周期。但桡动脉穿刺对于操作医生的技术精度要求更高。因此,医生若想高效、完美的完成桡动脉穿刺,就需对患者的血管解剖学特征、桡动脉穿刺技巧熟稔于心。为了保证介入治疗成功实施,医生还需预判并发症、并提前制定好处理策略。